2024年10月8日凌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京逝世,享年84岁。
鲜有人知晓,孙志刚死亡案的升级与中国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与吴邦国的一份批示直接相关。
2003年3月17日晚10时许,在广州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未随身携带证件,被遣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站。而后,孙志刚声称有心脏病,遂被送至收容救治站。又因他大声呼叫导致护工不满,该护工与他人商量后便汇同8名被收治人员对其多次群殴,最终导致孙志刚死亡。
同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在距离孙志刚死亡一个多月后发表文章,率先公开披露孙志刚被收容致死事件。随后,诸多媒体接力刊发后续报道,一时间孙志刚案成为了社会焦点事件,甚至入选了“2003年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十大事件”。此外,《广州年鉴》也将孙志刚案列入其中。
一个公民,就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收容,被遣送,被毒打,被剥夺生命,而后真相被曝光,凶手被审判,恶法被废止。这就是孙志刚收容案。但此案的关键拐点,还是来自于民间、学界、媒体与官方的良性互动。
2003年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建议废除收容遣送制度;5月23日,五位法学家也先后以中国公民的名义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同年6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81号国务院令,正式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当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除已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其实,在国务院重新立规之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事情。当年三月的全国两会,吴邦国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并连任两届。孙志刚事件发生后,三位法学博士和五位法学家的联名信摆到他的案头,2003年6月4日,吴邦国将材料转送给温家宝,并附上批语:
“自孙志刚被错误收容,遭殴打致死一案发生后,在法学界、新闻界部分人中引起强烈反映。核心问题是将收容的“救济性”变为对外来人口(主要是民工)的“强制性”管理,收容范围扩大,加之利益驱使、粗暴执法,造成对外来人口自由和身体的侵犯。据初步分析,这有法规上的问题,但主要还是执行中的问题。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人大法工委可派人参加),切实纠正现城市收容遣送工作中的问题。以上意见请酌。”
吴邦国的这段批示,收录在他的回忆录《吴邦国谈人大工作》中,为上册的72页。
如今读来,这份批示难得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直接就一位青年之死做出批示,更指出了这宗案件的本质在于“利益驱使、粗暴执法,造成对外来人口自由和身体的侵犯”,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针对新闻界、法学界的呼吁,全国人大响应,国务院落实,创造了一篇报道废掉一部法规的记录。这既是舆论监督的胜利,自然得益于开明高官的支持。
吴邦国祖籍安徽,生于贵州平坝,曾就读于北京市第十三中学。1960年,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进入608班。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担任政治辅导员,断断续续读了七年才毕业。
官方讣告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以实际行动进行抵制。”此处语焉不详。原来,学业的尾声赶上十年浩劫,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被押到清华校园看大字报,发现少了一个人的签名,这人正是吴邦国。为此,他一度延期毕业,下放外地,后经领导力保才获得上海的工作。
吴邦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领导者。他主持制定修改宪法、物权法、反分裂国家法等,为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重要贡献。而孙志刚案中的这份批示,也让更多人补了这个事情真相的一个缺口,构成中国法治进程的一个标杆。
孙志刚墓志铭有言:“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人之死,有轻于鸿毛者,亦有重于泰山者,志刚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价,换取恶法之终结,其死虽难言为舍生取义,然于国于民于法,均可比重于泰山……”
每一个为民请命的人,都应该支持;每一个为民松绑的人,都值得铭记。至少从这几件事中,可以映衬一些人文光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