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视作珍宝
他弃若敝履
前天,94岁的老沈带着三代家人,向上海档案馆捐赠了档案。
自19世纪末以来,沈家七代人的档案资料,从此得以妥善保存,一家人长舒了一口气。
我也是。
自去年接受委托写作沈氏家族志以来,我也为这批珍贵档案的去处发愁。虽然我们也有一些保存条件,但与档案馆相比,专业程度毕竟无法相比。
扔掉不舍得,交出不舍得,保存又无力
70岁的「小沈」是沈氏长子长女,曾花半年时间整理父母留下的档案,感觉困难,便决定寻求专业团队帮助。
因为看到家传编辑部「家史即国史」的文章,她对这批档案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有些原本要扔掉的东西,重新打包放在阳台上。
我第一次去小沈家时,知道要带些档案回来,怕快递不安全,专门请朱子一开车去。结果小沈只给了一箱她认为彻底没有价值的书稿,剩下的还是不敢交出来。
当朱老师在捐赠仪式上讲出这个故事时,引发哄堂大笑。
直到她认为绝对安全,这才有了第一批200张照片,第二批1000张,第三批4000张……
今年下半年,其他家人也从地下室搬出三大箱几千张照片……
家传写到最后,又找出一批1930年代的照片……
每次有新东西出来,都在家族群里引发惊叹。
直到我从他们老祖宗就读的师范学校找到了一份1920年左右的通讯录,他们从来搞不清楚的家乡,也有了着落。小沈和妹妹一路鞍马劳顿,来到运河畔的这个小弄堂拜访。
直到我发现94岁的老人,与夫人竟然是表叔侄关系,被老婆「管」了一辈子的他,当场要求夫人以后听他的,因为「我是长辈」。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通讯录上遗落的亲友,被重新串在了一起。
原本只是整理一本档案资料,最后变成了一套7册家传。
当家传基本完成时,这批档案的去处,重新成为了问题。
直到上海档案馆决定收藏这批珍贵的民间史料。
出版社总编辑的身后,一字不存
听说我出席了沈家档案的捐赠仪式,一位朋友惊呼:「知道得太晚了!」
一个中央部委出版社的总编辑突然离世,他留在办公室的大量书稿无法处理。单独通知他在国外的儿子运走,他儿子只好委托我这位朋友拉出去扔掉。
朋友毕竟是媒体人,大概翻了一下,发现有些书籍大样上,有80年代以来历任高级领导人的修订意见,还是第一次看见。
但他自己也没有能力保存这些书籍,扔掉又太可惜,最后找到这位老干部的中学母校,委托他们暂时保管。
也许,对于子女而言,这些工作过程中留存下来的东西没有家庭传承价值,但家史即国史,某些时刻的某些记录,其实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想起来,几年前一位媒体领导退休,要搬空单位的书架。因为我们家传编辑部收集整理资料,他让我去自己挑。
那些有史料价值的都被我挑中了,但那些给他带来巨大荣誉的 「应时之作」,我一本也没拿。
「都看不上?一本有价值的都没有?」他问,我说拿了白占地方。
想来可是可悲,那些平时最用力的东西,其实一文不值。而那些边边角角的家族史料,经过时间的沉淀,却成了最值得珍藏的瑰宝。
正如上海档案馆领导所言,他非常认同家传 「家史即国史」的宗旨。而且,一个好的家族,孩子是学不坏的。真正的好孩子是在家风家教中净化成长,而不是生下来就是好的,这也是档案传承的意义所在。
翻出字迹模糊的日记
在写作沈氏家族志时,长女家是不是列入并不明确。因为新中国成立前从事地下工作,连婚姻一开始都是为了打掩护而假订婚。
大隐隐于市,在一张捐赠的订婚证书后面,有党组织提供的金条作经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仪式。
像极了《琅琊榜》中蒙冤漏网的卫峥,被药王谷的素谷主所救并收为义子,并娶浔阳世家云氏飘蓼为妻,竟令神通广大的悬镜司也被蒙住了双眼。
在子女们的成长年代,他们夫妇又双双被关牛棚下乡,整整10年时间,错过了与孩子相处的最后时光。
家人本来以为资料不齐,根本无法着手。但后来,一本行军途中草草写就、破损、墨迹模糊的日记,道出了那段最真实的心迹。
档案馆领导说, 这批家族档案「时间跨度长」 「种类丰富」「价值很高」。也许对家人而言,四代人之前的东西无感,但其公共价值反而在不断增殖。
前段时间,我在广州一家高校做家风文化数据库,发现客家普遍有个风俗:人一过世,所有照片全部烧掉,对家族历史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家庭历史的价值,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我写了那么多家传,发现许多成功的家庭,祖辈要么是读书人、绅士,要么是企业家地主。
或者,平民家庭一代人突起奋发,通过读书等方式逆天改命,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又,每6.5个浙江人就有一个老板,山东湖南常出将军,且举族生长,郁郁葱葱。
为什么?
每个人都是大地之子、家族之魂,欲要认识自我、启迪后人,必先追溯祖辈事迹、了解家乡风物。
无论欧美,还是立国仅200余年的澳洲,孩子们入学先讲家传,次学国史。
每一个来过世间的人都应该留下记录。如果上辈已年逾70,请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家庭记忆: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