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江口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冲积与人工开发,人们似乎已经逐渐淡忘了这里曾经是海潮汹涌之地。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伶仃洋依然是一道天堑,阻隔着两岸的人们以最短的路径往来,即便对岸是那么近。从1997年虎门大桥通车,到2019年港珠澳大桥通车,再到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天堑不断变成通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中通道

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每到周末和假期,中山人都会迎接接踵而至的深圳大军。对深圳人而言,对岸那个城市似乎还是有点陌生的。不过,网络时代,铺天盖地的吃喝玩乐攻略,能够把一个小白迅速武装成为达人。就这样,中山一个个网红打卡点,都为了安置粤B车操碎了心。在这一众的网红打卡点里面,有一个点非常特殊,似乎跟吃喝玩乐并不沾边(当然,大热天时,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避暑胜地),那就是中山市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博物馆新馆

咋一听,有点费解:深圳博物馆2012年就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而中山市博物馆2024年才刚评上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到底要有多强的宣传手段才能成为网红点呢?但是,光靠宣传,没有一点行货,也不足以俘获这么多的观众驻足。

在中山市博物馆观展,人们很直接地感受到的,是一种很独特的风格。中国大多著名的历史博物馆,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当然,也有一种枯燥。而中山市博物馆在讲述本地历史的时候,并没有连篇累牍地讲述课本上面的官修史,而是非常聚焦于本地的社会史,并且跟一件一件也许本身不是那么高大上的展品结合,使得展览本身非常生动,也非常通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市博展出的一张沙田执照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是2022年才开放的,当时邀请了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作为基本陈列的总策划。刘教授数十年利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田野读文献,在历史的空间中研究历史。他把中山市博物馆的本地历史展打造成这样的一个展,就是想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历史就发生在身边,历史是人的历史。

事实上,除了刘志伟教授,从三十多年前开始,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大卫教授、耶鲁大学的萧凤霞教授、中山大学的邱捷教授、澳门大学的汤开建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的林广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段雪玉教授、中山大学的李晓龙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徐靖捷教授,等等众多学术界大家,早已对中山及其前身包括珠海和澳门的香山,进行过非常深入而且多角度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市博物馆

在深圳,解读历史经常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很多年以来来自官方的“小渔村论”,使得大众对本地历史的态度犹如乌云盖顶一般;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小渔村论”的做法,又催生了另一个极端的“中心论”,动辄独一无二全国少见。无论是矛盾的哪一端,最终都是一叶障目认知狭隘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当深圳人带着好奇的目光来到中山市博物馆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拉远一点珠海市博物馆也有类似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市博的《风起伶仃洋》壁画

历史,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包装地那么灿烂辉煌,但历史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所创造的;历史也不仅仅是罗列在官修史书里面的帝王将相,而更应该包含活在那个时间空间里面的普通人,由普通人呈现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更加生动的历史。

当然,一切都会有点事与愿违。历史研究是需要文献史料佐证的。从2016年开始,中山市启动了大型丛书地方历史文献丛书《中山文献》的出版工作,迄今已经出版了三辑,总共160册图书,收录影印海内外收藏有关香山的古籍文献、民国文献逾800种,合计19个专题档案3640件。中山丰富的历史文献,也是学术大家们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逸仙图书馆官网的《中山文献》数据库

这方面,深圳确实是先天不足的,以新安为主的地方古籍文献的数量屈指可数,不及香山的一个零头(这大概是一个令很多人无法接收但是又极度遗憾的事实);东莞、惠州的地方古籍文献虽有很多相关信息,但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发现。

所幸的是,区域社会历史的呈现,也并不完全依赖于百分百指向“本地”的史料,毕竟一个临近的时间空间,会有很多的共通点。因此,伶仃洋对岸的那个香山,从社会历史参考的角度,是一块很好的他山之石,实际上能够起到很好地补充借鉴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隔海相望的新安与香山

在这里,笔者将借用香山历史的一些点滴,来对照讲述不太完善的深圳历史。当然,这些讲述更加多是以随笔的形式呈现,而不追求细致严谨的学术语言。而且,正如上文所言,学术大家们早已对香山历史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笔者也并非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做出补充,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打开视野,借用“不相关的历史”来解读和讲述历史。

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深圳历史

2024-09-25

2024-08-09

2024-07-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