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农村,曾经有一种独特的美味——稻花鱼,也被称为禾花鱼。
说起这种鱼,应该是无数农村娃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在过去的湖南、广西、贵州等山区都曾养过这种鱼。
稻花鱼实际上是一种一种特殊的鲤鱼在特殊的环境下养殖,它们并不是养在水塘里面,而是直接在稻田中养殖,主要是吃着禾花长大的。
这种鱼的个头虽然不大,但是肉质光滑细腻,可煎可煮,香甜可口,还有淡淡的稻花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在过去,稻花鱼是农民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的拿手菜。当时的条件也不太好,交通也不太便利,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也没啥好招待的,就会去稻田里抓稻花鱼,这种鱼在当时就是招待贵客的“硬菜”。
如今稻花鱼的知名度大增,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般新鲜的稻花鱼最便宜也要四五十元一斤,而如果是经过烘干的稻花鱼,更是要260元/斤。
可尽管现在稻花鱼的价格不菲,却很少有人养殖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稻花鱼的养殖有着特殊的方法和严格的条件,这也限制了它不能广泛养殖。
它需要放养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里。既然是要养鱼,肯定是不能缺水的,只有哪些常年有水,且排灌方便的稻田才能养殖。
另外这样的稻田往往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最好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
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粘土为佳,保水力和保肥力要强,不受旱涝影响,能让田间水位长时间保持稳定,特别是鱼沟、鱼坑里的水能经常处于所需水层。
这样苛刻的养殖条件,使得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养殖稻花鱼。许多想要尝试养殖的人,可能在寻找合适的稻田时就遇到了困难。
其次,管理的不方便和技术要求高,也是导致稻花鱼养殖减少的重要原因。在稻田放养稻花鱼,看似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技术的。特别是如果想要规模养殖的话,那就必须保证它们的产量,不然就会亏本。
在过去农民在稻田放养稻花鱼,都是自家人食用的,没有想太多,都是随便放一些鱼苗进去,也不会特意去管理,都是稻谷收割了,然后放水就把稻花鱼抓上来,因为在当时养殖稻花鱼都是自家食用,不会想着拿来卖钱,所以要求不高。
而在现代化农业,要在稻田中养殖稻花鱼,施肥和打农药就变得十分不便,需要格外小心。一旦操作不当,不仅稻花鱼养不成功,还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风险。养殖稻花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了解水稻和鱼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施肥、打药和投喂的时间和方法。
然而,很多养殖户可能缺乏这些技术,不敢轻易尝试。或者是尝试了,但是失败了。甚至收入还不如纯种植水稻的高,也就作罢了。
再次,价格高和产量低,也是稻花鱼难以大规模养殖的因素之一。稻花鱼个头不大,一般体重在50-250克,每亩的产量只有几十斤。
虽然鲜鱼能卖到40元/斤,干鱼更是高达260 元/斤,但由于产量低,总体收益并不高,往往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而且,高价格也使得稻花鱼的市场相对较小,只有一部分消费者能够接受这样的价格。对于养殖户来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可能得不到理想的收益,这让他们对养殖稻花鱼望而却步。
此外,市场上假货多也对正宗的稻花鱼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稻花鱼的知名度大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的稻花鱼。
这些假货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秩序,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后,对稻花鱼的印象大打折扣,从而减少了对稻花鱼的需求。
这也使得正宗的稻花鱼养殖户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养殖积极性。
记得小时候到了这个季节,很多村民家里的水稻收割了,而在水稻田里就可以抓稻花鱼了,这也是过去农村娃的一种乐趣。如今村里的水稻田都被外地的老板承包去种莲藕了,村里就再也没有稻花鱼了。
你们吃过稻花鱼吗?这种鱼虽然是鲤鱼,但是味道真不错,特别是稻花鱼干,辣椒炒着吃,很美味很下饭,据说在清朝的时候,稻花鱼还是朝廷贡品哦,连乾隆皇帝也对其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