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北京打工,租住在朝阳区王四营乡垡头村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家中。这名年轻人非常勤快,经常帮老夫妇干活。老头去世后,老太太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这名年轻人又与新婚妻子一起照顾老太太,为老人养老送终。
这对异乡夫妇的孝行感动了乡里,老太太去世前,和邻居们一起,通过公证部门把房产赠送给了这对年轻夫妇。20年后,垡头村面临拆迁,但这对已经做了爷爷奶奶的异乡夫妇,却因为“有房无户”,无法像其他村民那样得到安置……
打工夫妇照顾老人获赠房产
1979年,康连忠17岁,在农村已经是大小伙子了,家里弟兄姊妹多,为了吃饱饭,他背起行囊,从河北张家口蔚县来北京投奔父亲,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居无定所,康只好租住在朝阳区王四营乡垡头村一对老夫妇家中,平时打些杂工。
老夫妇共有三间土坯房,他们自己住一间,康连忠住一间,中间算是客厅。当时的房租是每个月5元。
老夫妇无儿无女,行动不便,勤快的康连忠经常帮两位老人跑前跑后地忙活,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深得两位老人喜爱。
1987年,老头去世,第二年,78岁的老太太患上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康连忠已与同乡康志平结婚4年,他们的女儿已经出生,但夫妇二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继续照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一天,老太太与康连忠夫妇商量,希望他们能一直住在她家,为她养老送终,作为回报,她将把房子赠送给他们。
起初,康连忠想,照顾老人可以,但自己毕竟只是租户,也许哪天就会离开北京,没有想到要老太太的房子。
后来,老太太的亲友、街坊邻居以及村干部都来劝说他们,说老太太无人照顾,希望他们能为老人送终,继承老人的房产,将来也许能在北京落户,就不用到处奔波讨生活了。
于是,在朝阳区公证处和街坊邻居的见证下,老太太与康连忠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康连忠为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家中的三间房屋、1000元积蓄、200斤小麦、100稻谷赠送给康,欠生产队的粮款和电费由康还清。
1990年,老太太彻底瘫痪在床,康连忠夫妇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一直到1993年5月老人去世。
此后,康家就一直住在老人留给他们的房子中,并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对北京这所房子又进行了多次修缮。
房屋过户,十几名街坊踊跃作证
1997年,由于孩子要上学,康连忠准备把户口迁过来,当时,垡头村村民组、官庄村委会、王四营乡政府、垡头派出所都非常支持,并为他签字盖章,十几名街坊邻居也踊跃为他签字作证。
但此事到了朝阳公安分局,却被卡住了,对方称要“研究”,此后再无下文。康的孩子只好回蔚县老家去上学。如果不是多年后所在的村要拆迁,康连忠也许就不再操心户口的事了。
最近几年,康连忠所在的垡头村也被划入拆迁范围,但由于他们家没有北京户口,无法像其他村民那样搬进已经建好的安置房中,而只能在房子被拆后得到一些补偿款,而且由于没有户口,他这所房屋的补偿,也会比有户口的村民少很多。
为修缮北京这所房子,康连忠在老家的房子已经卖掉,其户口多年前也在老家转成了镇上的城镇户口,农田已被收回。如果这所房子被拆,他不仅在北京买不起房,在老家也已经没有了立锥之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康连忠坦言,他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想在房屋被拆后,能像其他村民一样搬进安置房中,或者房子能侥幸不拆最好。
但随着拆迁的推进,他的后一种想法越来越不现实,而前一种想法,又因为户口的问题变得几无可能。
目前,众街坊邻居再次为康连忠联名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特事特办,早日解决他的户口问题。
专家声音:“道德典范”也是难得人才
一个情动乡里的异乡孝子,用爱心和善行获赠了一套房产,却又因为一纸户口被挡在了“村民待遇”之外。就这名异乡孝子的户口困局,大白新闻采访了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问题研究专家陈杰人。
陈杰人说,根据北京市现有的规定,“有才的”、“有财的”等都比较容易落户,但“有德的”在落户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障碍,虽然在别的城市有过见义勇为者落户的例子,北京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政策,但北京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应该招揽各个方面的人才,不仅要招揽科技精英、财富达人,也要招揽像康连忠夫妇这样的道德典范,弘扬这些典范的可贵精神,对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非常重要。
陈杰人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市也应该在人才引进方面为“有德之人”开一个口子,当然,达到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才能落户,希望北京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早日出台相应的标准。(原载2018年大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