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家财万贯,成为富有的人,可是现实经常事与愿违。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创业,可是效果往往相差很远。

每个人都曾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而折腾了很多年之后,还是很穷,还是一事无成,于是感慨时运不济,怨天尤人,或者开始摆烂,开始躺平。

俗语说:“栽啥苗,结啥桃;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境由心转,万物随心。”

人的内在心态和思想会影响外在的世界和境遇。“穷”固然是有原因的,或许会有客观原因,也会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是否反省过主观原因,向内观,自我做出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作家王尔德说:“倘若穷人有鲜明的个性,解决贫困问题就不会困难重重。”

我们现在的遭遇是由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的,而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又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

植物学家萨克斯说过:“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一个人所处的圈子会深刻影响他的命运和价值。

因此,对于个人发展而言,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圈子至关重要。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机遇的环境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相反,一个消极沉闷、缺乏挑战的环境则可能导致我们逐渐丧失斗志,最终变得平庸。

心理学家在观察鸡群时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只鹤如果加入鸡群,要么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特质而被鸡群排斥,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鸡群同化,失去其原有的独特性。

这个现象被称为著名的“鸡群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置身于一个不利于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受到打压或者被迫放弃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静下来思考,会发现一个惊人的鸡群定律:如果一个人一直很穷,多半有两个底层群体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第一个习惯:总是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仇富仇官,却不学习富人的长处。

刘法出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家里兄妹三个,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娇气,最没有出息的一个。

大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县城的公务员。

虽然,这不是一个会令他大富大贵的职业,但是,他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在基层锻炼五年以后,凭借优秀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实战经验,顺利被调到了省城的检察院工作。

从此以后,大哥终于实现了蜕变,从小地方到了大城市,并且在大城市安家落户,跻身社会精英行列。

二姐当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直接读了本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省城的大学教书。

二姐在工作以后,紧接着就读了北京一所学校的博士,后来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随后北京的一所高校递来了橄榄枝,她去了北京发展。

二姐的丈夫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才,也是博士毕业,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工作,同样是社会精英人才。

只有刘法是混得最差的一个人,小的时候,他不好好读书,即便父亲因为他不好好学习,拿着棍子追着他打,最后还是连个大专都没有考上。

父亲和母亲担心他到了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所以,在高中毕业以后,花钱将他送进了一个技校学习厨师的手艺。

技校毕业以后,他就去了省城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帮厨,虽然是服务行业,听起来不太有面子,但是,只要他踏实肯干,其实大酒店的厨师也很吃香。

好的厨师,一个月也能到万元工资。

可是,从小好吃懒做,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他,看到大哥和二姐都过着体面的生活,再看看自己过着又累又脏的工作,就心里很不服气。

所以,在干了两年厨师以后,他就辞职不干了,回到家中与父母商量要自己开店做生意。

父母拗不过他,只好拿出家中的钱,又让大儿子和女儿每人拿出了8万元,帮助刘法在县城开了一个火锅店。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创业要比上班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在创业的初期,没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撑,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包括当服务员,当上货员,还要掌勺做大厨。

早晨不到5点就要起来去备货,去准备食材,还要提供高质量的耐心服务,要思考如何宣传,如何将客人留住,如何让客人满意等等。

然而,这些苦他都吃不了,总是把店里的事情推给父母去做,自己则总想坐享其成,早晨睡懒觉,晚上玩游戏,面对客人的挑剔,他先第一个不耐烦。

就这样,干了没到半年,火锅店就黄了,为了降低损失,只好将店面转让,最后,不仅连带着父母和大哥二姐的钱都亏了进去,还让父母跟着操劳了大半年,没有任何盈利。

时间一晃,毕业都好几年了,快三十岁的人,依然一事无成,没有一个正经的工作,自然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为了让他尽快结婚生子稳定下来,父母又贴着脸让他的大哥和二姐每人凑了一部分钱,为他在县城买了一个60平米的小房子。

他也在县城里又找了一份厨师的工作,每个月4500元。其实,相对于在一个小小县城的生活水平来说,已经很不错。

在父母的撮合下,有房有工作以后,他也娶到了媳妇,媳妇也在县城工作,是一个公办幼儿园的教师。

婚后,媳妇生了一个女儿,由刘法的父母帮着照看。本来,这样稳定的日子,还是很幸福的。

可是,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他总是禁不住与自己的大哥和二姐去比较,每次聚会之后,他的心中都五味杂陈,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心比天高,好高骛远,却不肯塌下心来去付诸行动和努力。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攀比之后,他开始怨天尤人,开始时不时给父母甩脸子看,言外之意埋怨父母当年为什么没有让自己去读大学,所以才导致了他今天的落魄。

他埋怨在这个小地方永远比不上大哥和二姐所在的大城市,他嘴上贬损着大哥的检察官工作也就那样,嘲讽着二姐在首都北京的优越感也没啥,心底里却嫉妒的发狂。

他赚不到大钱,埋怨酒店档次太差,比不上五星级大酒店,没有高学历找不到高薪酬的工作,埋怨出身不好,埋怨社会大环境不好。

他所认识的人中,也多是与他差不多层次的人,低学历,低能力,好高骛远,爱攀比,爱计较,还仇官仇富。

总之,他混得这么差,活得这么失败,都跟他自己没有一点关系,都是别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要不然,他就是人中龙凤,也能当官,也能去大都市发展。

有一段关于底层人的概括的话:“我们的所有失控,都是外部第二世界造成的;我们要把导致失控的责任,推给外部第二世界;我们推卸责任的方式,就是表达自己受虐以及谴责他人施虐。”

刘法就是典型的仇官仇富的心理,总是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自己却又不学习,不进取。

《乌合之众》里说:“个人进入群体之后,便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

现实生活中,很多长期贫穷的人,仔细观察都有这些特点:一是推卸责任,二是沉溺纠结,三是对立怨恨,四是虚妄幻想,五是依赖他人。

在他们的认知里,所有的问题都是社会造成的,都不是我有问题,都与我无关,我没有责任,需要对此负责任的是他人、社会及国家。

一个人只有努力改变自我,彻底摆脱掉那些人性中的劣根性,开始正视现实,认识自我,才可能致富,摆脱穷困的人生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第二个习惯:总是跟随底层人混,大家长期人踩人。

在一条商业街上,有一家服装店,生意非常红火。

因为,这家服装店的老板本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她叫张溪,大学读的就是服装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以后,她先是去大的服装厂当了一名设计师,在社会上历练了五六年,自己的手里也攒下了一部分积蓄。

手里有了积蓄以后,她就决定辞职创业,于是就有了这家服装店。

她的生意之所以非常红火,是因为,她有着独特的眼光和审美,而且对于时尚的潮流风向有着非常敏感的捕捉能力。

所以,她每次购进的服装都很受顾客的喜欢,久而久之,她也慢慢积累了很多的老客户。

在经营了六年之后,她就自己全款买了房子,而且自己的手里也攒下了一定的存款。

然而,在第七个年头的时候,这条街上又新增了两家服装店,为了争抢客源,那两家新开的服装店开始打价格战。

而张溪却没有跟随他们的节奏,依然坚持自己高品质,价格也相对贵一些的高端路线,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经营。

一年以后,张溪的点依然正常盈利经营,而新开的那两家店因为恶行内卷竞争,最终关门大吉。

仔细观察,那两个服装店的老板,他们自身就不是高层次的人,而是底层次的人。

自身穿着就很低俗,经常手里叼着烟头,画着浓浓的妆容,所处的人脉圈子也是那些低层次的的圈层。

在她们的认知里,只有内卷才能赢,只有争才能得到,你降低价格,我也降低价格,打压你。

弱者互踩,寸步难行,强者互帮,渡人渡己。这就是典型的弱者互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传》中讲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生在世,谁都不是独角戏,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依存。

富裕的人,彼此帮助,道路会越走越宽,实现共赢,而贫穷的人,互相拆台,路越走越窄,最终只会越来越穷。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老话常说:“上等人帮人,中等人挤人,下等人踩人。”境界高的人,能够彼此欣赏,互相扶持,实现共赢。

一个人真正想要发家致富,刚开始可能拼的是资源、能力,但是,到最后拼的都是格局、认知和德行。

蔡书在《上行》里说:“所谓机会,永远是一部分人的机会,没有任何机会是所有人的机会。”

这个社会,向来都是底层不读书,层次低,羊群效应明显,劣币驱逐良币。

底层是金字塔的底座,是最多的一群人。人有几等人,活就有几等活。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段话说:“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希望你心里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不要麻木,不要被同化。希望命运需要你逆风飞翔的时候,不要随波逐流。”

一个人要想摆脱贫穷的命运,必须首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底层,尽量往高出攀登,提高认知,拓宽视野,先利他后利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认知在哪一层,收入就在哪一层。

作家海明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一个人变富,需要每天“优于过去的自己”。

那些被问题压垮的人,不是败给了问题本身,而是败给了自已,穷则思变,只有变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你要想变富,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学会用致富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言行。

其一,凡事对内求。

张德芬说:“当你把你的内在世界调整得很好的时候,你的外在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变得很顺利。”

自己才是万物的根源,你变了,世界就变了。遇到事情多找自己的原因,自己找方法、解决方案,不要总期望他人帮你解决问题。

其二,学会反内卷。

要设立合适的理想目标,要尊重自我的感受和幸福度,学会休息。

现实生活中,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和方向,并积极努力去实现它。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让我们真正的内省,打开心灵的枷锁,放下改变他人的执念,专注于自身的修行,收获人生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