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妥善化解涉企纠纷,进一步精准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防城区人民法院发布涉企民商事案件审判白皮书,系统梳理2019年至2023年防城区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介绍涉企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总结案件特点,剖析共性问题,向广大企业提示民商事交易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建议,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以下为白皮书内容摘要
一、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纠纷类型相对集中
三、涉案标的额较大
2019-2023年,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总标的额约62.55亿元,平均涉案标的额为123.91万元,涉案标的额较大。其中,2019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4.47亿元,2020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16亿元,2021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22.72亿元,2022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14.81亿元,2023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12.79亿元,涉企案件总标的额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
四、简易程序适用率高
五年间,防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5046件,其中适用简易程序案件4272件(其中适用小额程序案件1363件),占比84.66%;适用普通程序案件774件,占比15.34%。五年间上诉案件共780件,上诉率为15.46%,一审服判息诉率84.54%。以上数据表明,涉企案件大多适用简易程序,诉讼纠纷大多能化解在基层。
五、结案方式以判决为主
五年间,防城区人民法院共审结一审涉企民商事案件4989件,其中判决2825件,占比56.6%;撤诉802件(含按撤诉处理案件177件),调解1095件,调撤率达38.02%;以其他方式结案267件,仅占比5.35%。以上数据表明,判决仍然是结案最主要的方式,但调撤率亦较高,总体呈向上态势,多元化解涉企民商事纠纷工作成效逐步凸显。
六、审理周期呈缩短趋势
主要成效及举措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要求,夯实工作责任
成立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切实把全院干警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各级党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上来,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法院工作重点。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涉企案件自由裁量权,缩短涉企案件审理时间,促推涉企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二)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降低企业成本
结合防城区“海边山”特点,以“一线一站一室一庭”司法服务边疆繁荣稳定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将党建和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相互发展,借力各方资源和调解力量,打造边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对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受理、多元化解”。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线上缴费、电子送达、线上调解、网上开庭等线上服务,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实现“一窗通办,一次办完”,为群众提供查询咨询、立案、调解、判后答疑等诉讼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减轻当事人讼累。
(三)依托“工作室”多元解纷,化解涉企矛盾
与区工商联、区国资运营公司等部门共同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配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工作制度》《诉讼案件调解流程图》等文件,引入第三方调解人员和组织,大力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不断健全非诉在前、诉讼断后、分层过滤的非诉解纷体系,落实落细“抓前端、治未病”。
(四)坚持“四快一优”专案专办,提升案件质效
成立营商案件专案组,坚持“快立、快送、快审、快执”和“优先办理”原则,诉前调解不成功的案件,迅速转民事立案排期开庭,对案件进行归口管理,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繁案精审、难案攻坚,对系列案采取模快化审理方式,并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缩短案件办理周期,提升办案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同时严格落实阅核制和类案检索要求,提升办案质量。
更多详情请看
(左右点击可切换)
文丨梁恒镇
编丨谭媛嵘
审丨吴啸平
签丨陈 浩
喜欢本文
记得给我们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