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关乎民生、连着民心。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服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处滁州市主城区的南谯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6.76%。如何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全区老年人及其家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近年来,南谯区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有效推动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被确定为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养老服务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筑好“幸福窝”

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不断提升品质,优化居家社区养老,南谯区注重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上发力,全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养老服务“幸福圈”。

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高标准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增加床位342张、同比增长47.5%。全面推行居家上门服务,每月为610余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服务、家政服务、巡访关爱等上门服务1.81万余人次。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目前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5.3万份,覆盖率为88%,已建档老年人健康管理率94.1%,家庭医生签约率81%。

社区是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场所和居住空间,服务至关重要。共有城市社区31个的南谯区,累计配建养老服务设施2.85万平方米,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社区便民服务。

聚焦“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完成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改造。打造同乐街道同乐社区、乌衣镇菊香苑社区等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级1个。推进适老化改造,区镇街联动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常态化入户走访调查辖区老人生活状况,通过实时监测进行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目前已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720余户。

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可或缺。

南谯区聚焦均衡发展,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机构规范发展,围绕建设区域化养老服务中心目标,合并一批服务功能弱化、能力不足的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常山、沙河等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目前全区共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3所,设床位1272张,入住老年人669人,入住率52.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养老与医疗服务融合。目前全区拥有6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全区46家医疗机构实现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认定全覆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履约率达100%,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98.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滁州市医养结合医院”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和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统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农村敬老院区级统一管理”运行机制,扩大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覆盖面,推动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现有特困供养机构10所,农村养老服务站点27个、覆盖率达45%。此外,还推进城区优质服务资源向农村拓展延伸,建立城乡养老服务机构结对共建机制,促进区域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

办好“民生事”

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始终把“民生事”放在心上,让一项又一项民生实事顺民意而至、如愿落地,托起了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南谯区紧盯民生需求,持续办好群众养老工作各项“民生事”。优化兜底补贴机制,分级分档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截止目前,全区享受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8785人、覆盖面100%。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方式,对全区经济困难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开展周探访服务,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

一碗长者饭,温暖老人心。改善老年助餐服务,深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建设31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盘活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村级养老服务站等存量设施,建设10个农村老年助餐点,确保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均具备供餐能力,逐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丰富老年文体活动,整合辖区教育资源,完善老年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老年学校84所。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全面普及老年人气排球、广场舞等文体运动,南谯区被授予“全省首批老年人气排球之乡”称号。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关键是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南谯区紧扣要素保障,构建多元参与格局。

强化资金保障,发挥“区级统管”机制作用,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23年区级累计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3489.7万元,增幅154.7%。

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厚植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依托区内护理职业培训资源,链接滁州皖嫂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特困供养机构人员“滚动式“培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政策体系,组织开展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培训和技能大赛。

吸引社会参与,支持各类主体发展普惠养老服务,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社工组织、志愿者、网格员等参与探访关爱,帮助解决居家养老困难,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风险。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成立“银龄行动”队伍141支,开展“智慧助老”活动890余场次,服务老人2万余人次。(张开兴 于成龙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