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门寺地宫八重宝函(唐朝)】八重宝函(最外层木质的出土时已经腐朽),是唐懿宗李漼赐赠法门寺金银器,用于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檀香木函(已腐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注:从2002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发布三批禁止出国或出境展览的文物,入选的文物无一不是国宝级文物,本组照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10件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追夫人不腐女尸(西汉)】有人会质疑,女尸也是文物?没错,女尸也是国宝级文物。这具不腐女尸埋藏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另外,当年日本方面多次向中国索要女尸头发,都被拒绝。目前女尸收藏于湖南博物馆,处于24小时恒温监控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晶杯(战国)】水晶杯当年出土时,考古人员误以为是盗墓者留下的,因为它太像如今玻璃水杯了,因此被调侃成穿越之物。事实上,水晶杯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一座战国时期的墓地里。水晶杯通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经过鉴定,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无比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母戊鼎(商朝)】后母戊鼎(2011年改名)是当仁不让的国宝重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公斤。后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大到可以做马槽,故又称“马槽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唐朝)】这件锡杖是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当之无愧的世界“锡杖之王”。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四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小环则代表十二部经。杖头为双轮四股十二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奢华至极。(大家可以去现场参观,会被它所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侯乙的外棺(战国)】外棺是湖北曾侯乙墓的主棺,由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约七吨半,一侧的下方留有门洞,推测是让曾侯乙的灵魂能自由出入。当年考古人员除了发现曾侯乙遗骸外,还在棺内21具女子的遗骸,她们年龄在13-25岁不等,这些女孩都殉葬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刘揭在汉文帝时受封,汉景帝时被削爵,府邸被查抄,此灯则归窦太后(刘胜祖母)居所长信宫使用。再后来,窦太后将此灯赐予窦绾。灯体为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防止污染空气,非常巧妙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侯乙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共有65枚,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及一件镈钟,共六十五件,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即便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这套编钟依旧能使用,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子虔《游春图》(隋朝)】《游春图》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它的价值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游春图》当年差点流落海外,多亏张伯驹花重金购买,但是让他几乎倾家荡产。为了买下《游春图》张伯驹决定将北京弓弦胡同占地15亩的宅院卖掉,再变卖夫人的首饰,最终成功将其买下。再后来,张伯驹将《游春图》等国宝级字画无偿捐给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侯乙尊盘(战国)】尊盘是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的一套酒器,是国宝级文物。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也是用来冰酒或者温酒的。曾侯乙尊盘是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尊盘内共饰有84条龙和80条蟠螭。尊盘口沿上的透空蟠螭纹装饰是用失蜡法(以熔点低的石蜡做模具)铸造而成,它分高低两层,内外两圈,每圈有16个花纹,每个花纹由形态不一的四对变形蟠螭组成,复杂无比,至今都难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