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上面不正,下面歪。”前几天,福建福州青口镇的一条街道上发生了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几名城管在街头执法时,与一个小摊贩吵了起来,结果视频被人拍了下来并传到了网上。按理说,城管执法是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这次人们关注的点可不在摊贩,而是那几位城管自己——他们骑着电动车,没戴头盔、车子也没牌照,顿时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事儿到底怎么说得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生的经过其实并不复杂。一开始,几位城管和摊贩在街头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摊贩当时很不服气,站在那儿指着城管的鼻子质问:“你们凭什么管我?证件呢?”而那几位城管也没示弱,一个劲儿地强调自己有权利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争执声吸引了好些路人驻足看热闹。就在这个时候,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原来这些城管骑的电动车既没有戴头盔,车子连个车牌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乌龙”瞬间就让网友们炸开了锅。要知道,普通老百姓要是骑车不戴头盔,被交警逮到可免不了罚款教育,没牌照的车子更是上不了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怎么城管就可以大摇大摆地“无证上岗”呢?随着视频被转发,评论区简直沸腾了。有网友调侃:“这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还有人气愤地说:“法律难道对你们就没约束力?”事情瞬间就从摊贩执法问题,转变成了“谁来管管城管”的质疑风暴。

官方见事态越来越大,赶紧出来澄清:承认当时城管确实没戴头盔、车也没上牌照,不过那不是正式执法,而是一次“劝导”。意思就是,这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执法行动。官方话音刚落,网友们不乐意了:劝导就可以不守规矩吗?就算是“劝导”,也应该遵守交通法规吧?而且,你们骑车违法了,是不是还要先对自己“劝导”一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了。摊贩质疑的,不光是城管的执法资格,更是在质问:你们自己就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要求我们做到?明明自己骑车不守规矩,转过头却要让别人遵守规则,这说得过去吗?这就好比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上课别玩手机”,结果自己却在讲台上看视频。谁听谁服气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城管和摊贩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许多摊贩靠摆摊谋生,生活不容易;而城管则是维护城市秩序的代表,一不小心就容易和摊贩起冲突。青口镇这事儿,只是众多矛盾中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在这次视频里,有人注意到城管在和摊贩吵的时候,还用了一些不太客气的话语,甚至带点轻蔑的语气。这种态度,无论谁看了都会觉得不舒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官方的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许多网友都在问:既然你们承认违规了,那该罚款就罚,该整改就整改,凭什么一句“劝导”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大家一直坚守的基本原则。

如果执法人员自己都可以选择性地守法,那法律的权威性又怎么树立?而且,事情背后还透露出另一个问题——执法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正在一点点地被内部行为消耗着。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官方试图把事件定性为个别情况,并不是执法的常态。可问题是,公众需要看到的是行动,而不是辩解。执法人员的权威,不仅仅是来自职务赋予的权力,更是靠实际行动和规范守则来赢得信任的。老百姓看重的,是“知行合一”,你说一套做一套,怎么能指望别人服从?

这场风波最终虽然算是平息了,但执法队伍的形象却留下了不少负面的印象。就像是一个管事的人,自己却带头破坏规矩,谁还能信任他们呢?无论是执法者还是被执法者,大家都在一片舆论里反思:权力不是特权,守法是底线。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身正为范”的执法者,而不是只会喊着“你听我说”的城管。真正的公正,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希望这一课,能让执法者们真正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