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6点到中午12点,张守信已经走访了4家农户,为他们进行农机维修。每年秋收时节,是他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在邹城市城前镇东尚河村,提起张守信,村民们第一反应就是“可靠”和“专业”。32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守信农机销售服务中心”,走村串户,帮助农民修理、选购和维护农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守信(右)正在给村民修理农机。

30多年前,还是小伙子的张守信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农机紧密相连。1992年,随着农机在村里普及,原本懂些修车手艺的张守信,受农机站朋友的介绍,加入到了农机维修行业。

“当时条件很艰苦,修理工具少,零件供应不稳定,很多维修只能靠手工和经验。”张守信回忆说。尽管如此,他凭借不怕吃苦的精神,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维修经验。

“给老百姓修机器不能马虎,必须对他们的‘饭碗’负责。我店里的帮工都得持维修证上岗。”他笑着说。没几年,他的修理店就成了村里、镇上,甚至周边几个镇的“农机救急站”。农机一出故障,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张守信。

每到农忙时节,张守信的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随时待命。他常在半夜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尤其是在夏、秋收期间,许多收割机因过度使用或操作不当而故障连连。“那时候电话几乎没停过,一天接七八个求助电话是常事。”他回忆说。每逢这样的时刻,张守信准能快速赶往现场。“有时候碰上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农机出故障了就得抢修,不能耽误农时,忙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张守信所在的村子地处邹城东部,山地丘陵较多,小型农机需求量大。然而,当地许多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对新推出的农机产品了解甚少。“他们来找我修农机时,经常顺便问我一些市面上的产品,我就根据自己的了解给他们推荐。”张守信说,“咱这地方地形特殊,必须为他们挑选更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于是,张守信开始销售农机,从“农机医生”逐渐变成了大家的“农机顾问”。

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他不仅自己研究每一款农机,还帮助村民们选购最适合的设备。“他们提出需求,我就去找厂家采购。买回来先试用,如果不合适,我再帮他们换货。有时得换上四五遍,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为了解除农民对新技术的疑虑,张守信常常亲自试用新机型,并示范其效率和操作方法。经常有村民问他:“老张,你觉得这机器怎么样?”“最近有啥新款没有?”张守信便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解答。

“别人卖机器是为了挣钱,张守信是真心为我们着想。”一位前来维修的村民说道。张守信不仅销售农机,还搭建起了农户与厂家、经销商之间的桥梁,帮助农民买到合适的农机,同时也根据农民反馈,向厂家提出改进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守信在给农户介绍拖拉机。

如今,张守信的维修店已经从原来20平方米的小店扩展到400平方米的大店。面对日益复杂的农机技术和市场需求,年过半百的张守信依然保持着不懈的学习和探索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紧跟行业发展。“我这辈子只干了这一件事,农机就是我的事业。看到大家用上好机器,过上好日子,我心里就踏实。”他笑着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秦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