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彩石广义指:嘉陵江流域及支流系等上下游段所盛产的彩色水石。狭义指:嘉陵江流域段所盛产的彩色水石。
从水文系看:嘉陵彩石主要产自嘉陵江流域段;其中支流域有:白龙江、涪江和渠江为主分支流域也产嘉陵彩石。
从地质构造看:嘉陵江上游地区地质构造异常复杂。
阳平关以上河段处于印支期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由厚度至少在1万米以上的中、上三叠统复理石组成,该地槽褶皱发生在晚三叠世诺立克期之初;
阳平关以下至昭化段则主要位于中生代燕山期龙门或大巴台缘褶皱带,该台缘褶皱带在早古生代为扬子地台北缘的拗陷带,燕山运动时期全面褶皱,形成台缘褶皱带;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在构造分区上属于中、新生代四川台坳。
四川台坳在古生代时期是扬子准地台相对隆起的地带,印支运动后转变成大型凹陷,喜马拉雅运动后全面褶皱隆起,川中基底刚硬,故地表褶皱和缓。
从地层特征看:嘉陵江流域的地层主要是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按照岩性分为5个岩性段:嘉一段、嘉二段、嘉三段、嘉四段和嘉五段。
依据地质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等标志,可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碎屑岩。
嘉陵彩石色彩斑斓,有红、黄、绿、白(白色极少)、黑等主要色泽,石质细腻坚硬,具有丰富多彩的观赏性。
嘉陵江彩石是水冲石的一个类别,从地质学分析,它是沉积岩或变质岩经历地质作用形成而来。
其五彩斑斓的色彩是岩石体经水文系长期地质作用变化而成,故而改变岩石的色彩,形态构造,形成嘉陵彩石独特的观赏性。
嘉陵江彩石赏石文化依据现有史料,可追溯到唐代诗圣杜甫,途经嘉陵江今广元市城区千佛崖段所作石柜阁,赞曰:“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目前,我们虽无法考证诗圣杜甫所看到的奇石种类,也正因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它不是嘉陵彩石,嘉陵彩石名源于嘉陵江,也是嘉陵江最常见的漂亮石种。
如果,引用诗圣的蜀道奇石文化,那么从广义看:蜀道线路所产奇石种类均在杜甫诗赞的奇石之列。
从狭义看:诗圣杜甫所作石柜阁诗中的奇石,依据嘉陵江地质水文系看色彩艳丽与众不同,极大概率杜甫所看到的奇石就是嘉陵江盛产石种最多的彩色石头。
诗圣杜甫的诗中描绘:“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前后诗景押韵对比,蜀道隆冬时节两边茂密的植被像盛开的早花一样,万紫千红,而对应的是嘉陵江中千奇百态的奇石一眼望收,色彩斑斓。一句诗前后两景与色彩呈鲜明对应。
这句诗中,蜀道指金牛道中(今广元千佛崖段)石柜阁,看到两边茂密的植被,有万紫千红之景;又看到嘉陵江中有丰富异常的奇石,色彩斑斓,被此景象震撼。
正是这句诗正对应了,四川盆地的冬季山林植被的色彩景象与嘉陵江里盛产丰富多彩的奇石。
嘉陵江及其支流所产嘉陵彩石均在蜀道文化地缘中,挖掘好赏石文化根源,对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升华,只有传承文化才有更好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