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百韬为何不撤离,偏要在碾庄“守死”?原因令人唏嘘

1948年11月初,华东野战军主力从临沂等地出发,向淮海铁路东段急进,矛头直指驻新安的第7兵团(下辖第25、44、63、64、100军)。为脱险,第7兵团司令长官黄百韬决定放弃海州,退守徐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黄百韬率兵团“按照计划”到达了当年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边。运河不宽,滔滔河水流了上千年,河道非常深,赤脚浮游肯定会淹死。大军只能在运河上的铁路桥上走,可是5个军数十万人同走一架狭窄的铁桥,要多久才能走完?恐怕没等他们走完,“共军”便追了上来,到时候连迎战都成了问题。

黄百韬不愧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立即命令部队在铁路桥边再架浮桥,并命令道:第25军派兵占领牛山,掩护第44军先走,第100军占领炮车,掩护第63、64军过河。过河后,各军在碾庄集中。

谁知刚刚布置完毕,忽然传来郯城失陷的消息。郯城一失,各军出现了恐慌,生怕“共军”追了上来。这时,第63军军长说:“5个军走一个铁桥,猴年马月能过完?我们去窑湾镇过!”结果到了窑湾镇,63军才发现忽略了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大问题:渡河要船只。两只破船摇来摇去,折腾了好几天,全军才过了几百人,最终“共军”突然赶到,63军当场被全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3军完蛋之时,25军也损失过半。为何?问题就出现在第44军军长王泽浚身上。这王泽浚原率部驻守海州,有“爱民如子”之称,在撤退时,他带上了一大批的地主、县长、保长等,这些官员和富人又带上一大批的挑夫、侍从等,人数高达10万之众。不仅如此,还有汽车、牛车、大轿车等,结果行动极其缓慢,遭到“共军”的两面夹击,打死的打死,淹死的淹死,在这混战中,第44军损失很大,就连25军也损失过半。

虽然损兵折将,但兵团还是渡过了运河,会合在碾庄。此时,黄百韬早已将下一步的部署安排好了,大意如下:趁“共军”还没过运河之前,抢先赶到大许家,以安全和保命为第一。谁知这一策略遭到了第64军军长刘镇湘的反对,他说:“我们把阵地都筑好了,你们说走就走,弃之太可惜了!”

第25军军长陈士章明察大势,跺着脚着急地说道:“不走就来不及啦!”但还是遭到了刘镇湘的反对,刘镇湘为何不走?因为在渡运河中,各军的损失较惨重,只有最先过河的64军完好无缺,他想和“共军”大干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几位军长和司令官为走不走争论不休时,国防部传来了电令,大致如下:第7兵团还没过河,就已失相当力量,而且这样凌乱,若继续西进,恐怕被“共军”尾追,何去何从,由黄司令官决定。如有必要,可在碾庄略加整顿,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

这下刘镇湘更是来劲了,振振有辞地说:“既然上峰有命令,为什么还要走?打垮了敌人再清清爽爽地走不好吗?反正都是要打,为啥一定要等到大许家再打呢?”有了国防部的这一命令,又加上刘镇湘的反问,果然使黄百韬改变了主意。

黄百韬为何改变主意?因为他认为,只要他守得住,上级杜聿明会支持他,还有孙元良兵团、李弥兵团都会过来帮助他!

最终,黄百韬尊重了刘镇湘的建议,在碾庄“固守待援”,具体部署如下:第64军在东,第25军在北,第44军在南,第100军在西。任务一下,各部队又忙乱起来了。碾庄圩只是个约200户的小村庄,一个兵团驻守在里面,就显得异常拥挤,街头巷尾都是汽车和救护车,许多单位还露宿野外。村边的草坪里,不是这个军的弹药所,就是那个军的粮库,传令兵、伙夫、担架兵满街乱窜,就在这一派乱糟糟之势,解放军又赶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第7兵团一直在碾庄“固守”,却迟迟没有等待到“援军”,仗越打越大,粮弹越来越少。最终,第7兵团未能幸免于难,整个兵团覆灭在碾庄之中,从此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