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24年10月9日,《绍兴日报·新周刊》刊登了《古鉴湖因何而废》一文,作者主要讲述了古鉴湖的建成历史、文化底蕴、社会价值及其最后湮灭的原因,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古鉴湖的历史原貌。现将作者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本文在《绍兴日报》刊登
说起鉴湖,邑人耳濡目染,国人也多耳熟。你看哪!当年古鉴湖留存下来的几处“血脉”,如陶堰的东鉴湖,柯岩一带的鉴湖风光,秋湖,再就是容山的屃石湖,还有一些目前仍在畅通的河流。如果你家里来了客人,抑或旅游公司安排去看鉴湖,大概就是这些地方,这是古鉴湖留存下来的影子,或者叫血脉,她是稽山鉴水的根,是绍兴人赖以骄傲的魂。
然而当你说起古鉴湖,我心中便充满着唐宋诗人们笔下对她的百般描摹,千般赞美,万般称颂的诗文。脑海里浮现的是八百里鉴湖,从曹娥江到钱清江那般浩浩荡荡,碧波荡漾,那是当年中国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长湖,何止现今的西湖,她的面积是几十个西湖啊,也远远大于千岛湖的总面积。
唐宋时代的文人们对古鉴湖的描写总是显得深奥而含蓄,他们用烟波浩渺,水光潋滟,百转千回来描述古鉴湖秀美的景致。这也常常让我在心中勾画出古鉴湖时代绍兴的繁荣。而作为江南颇具名声的鱼米之乡,在古鉴湖时代是国人公认的。这也足以表明绍兴在那个时代的地位与气场。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些史料和杂记中去领略当年的绍兴,那是一座灯火辉煌的城市哦,城里通宵达旦,灯火阑珊,酒肆茶楼林立,物丰埠繁的景象。而纷纷踏来的文人骚客们,他们来到这座城市,晚上在城市逍遥,白天在古鉴湖游玩,他们泛舟于青碧的湖面,荡漾于山水人家之中,行走在炊烟袅袅的古鉴湖堤岸边。在月夜星空,晨曦早露,晴岚暖翠之中,低含凝颂,从心间逼出的佳句,都成了千古绝句。
古鉴湖的美,不仅是其浩瀚无边,也不限于清澈见底的灵秀,而在于湖中有山峰,水到山前别有洞天,湖到尽头峰回路转。山连着湖,湖连着山,沿湖岸边的烟火人家如星火点燃的夜空,鳞次栉比,挤挤挨挨。沿岸布满了道观寺院,酒肆茶楼,跨湖桥廊,豪宅大院,花园果木。湖边有小桥流水,有长堤,岸柳,杏花,春雨,亭阁,古迹,群山倒影,彩云入湖,白鹤亮翅,还有丰稔的鱼米,丰饶的集市,坐在木桶里的采菱女,浅湖里盛产的莲藕,茭白,鱼虾。古鉴湖的鲈鱼,鳜鱼在当时是贡品。古鉴湖内的鱼类品种多达百余种。民间有口语,叫“上畈水盈盈,下畈稻麦熟”。上畈指的就是古鉴湖,而下畈便是九千余公顷的山会平原。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不难想象古鉴湖该是怎样的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人文画卷……
然后,古鉴湖从东汉存续到南宋中期,在这千余年的生命周期里,她像一位母亲,用乳汁滋养了稽山鉴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绍兴人,使得绍兴名声远扬,也使绍兴成为了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
那么,她因何在南宋中期湖毁水泻被湮灭了呢?
西鉴湖风光,戴秀丽摄
一
自从白垩末期,随着燕山地质板块运动的结束,从那时起已奠定了绍兴山、原、湖、海的骨架,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貌特质。
距离现今四千多年前,山会平原还是一片汪洋泽国。越王勾践时代海水退至三江口,稽北为一片沼泽之地,至唐朝此处还是万井如鳞。其时,三江口还未修筑堤坝,斗门,堰闸。海水每天或大或小从三江口倒灌进来,近则在现今袍江一带,远则倒灌至古城脚下,稽山边麓。
而南北长百余公里,东西长35公里的会稽山脉有巨溪36条。这36条溪源每天滚滚洪水自稽南向稽北奔涌而泻。尤其到了梅雨时节,稽北平原成为一片浅湖,冲毁淹没农舍,田园,而且对城池也构成威胁。
春秋之前,遭受海水侵蚀后的山会平原上,遍布河流湖泊,是一片咸潮直薄,难以开发的沼泽之地。古越先民生活在稽山丛林之中,以狩猎为生,终年食不果腹,被中原人称为荒蛮之地,愚昧之人。管仲描述当时的越地为“越之水浊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
到勾践时代,越国为灭吴以报仇雪耻,开启了十年生聚。在范蠡的策划与组织实施下,以强农入手,厚民为本,兴修水利,从五云门外至曹娥江开挖了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山阴故水道。其主要目的为拦截会稽山东干山脉的各路溪源不入会稽北部平原。以此发展农业生产,储备粮食。但会稽山的来水太过凶猛,仅靠一条古水道根本防不了洪。于是又在现今的东湖以南至宋六陵附近修建了富中大塘。此塘东西长达五里左右,接近一个西湖。与此同时,又在若耶溪的石帆山下修建廻涌湖,这些水利设施的布局,虽然缓解了会稽山麓冲击扇平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但从根本上依然改变不了山会平原的涝灾现状,使得人口不断增加的越地民众依旧遭受饥寒之苦。
这个时候在绍兴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他便是会稽太守——马臻。马臻筑鉴湖,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绍兴的水患,扩大农田种植范围,让百姓免受水灾之苦。从根本上提高绍兴的环境水准,解决粮食供需矛盾。
古鉴湖分东、西两湖。东湖从城东五云门至今上虞篙坝。西鉴湖从城南常禧门至钱清西小江,总长56.5公里。东湖堤坝从山阴古水道为选址,西湖堤坝从偏门跨湖桥至柯岩,再从柯岩至钱清,西小江旁,古堤坝遗址如今还能辨认。
马臻筑湖,对湖堤采用松木打桩强基础,在堆垒的堤坝中用柴草竹木拌于泥土之中,以稳固堤坝,解决了绍兴地质松软复杂问题。
然而筑湖必得影响小部分人的利益。其时南部的富中大塘已存续数百年,大塘周围的大片良田,土地早以成为豪强富商的楼宇花园,而且富中大塘背山面水,风水极佳,也成为坟茔的首选之地。古鉴湖北首堤坝要筑高丈余,部分地段可能要筑高近二丈,湖内一旦蓄满水,富中大塘,山阴古水道就会淹没在湖中。当然富人豪强的楼宇,坟茔,花园也将淹没在湖中,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谁敢去碰这处敏感的神经,也只有马臻敢为。爱民如子的他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冲破官场处世哲学,悲剧命运早在筑湖之初就埋下了伏笔。
《会稽记》曰,创湖之时多淹冢宅,有千余人怨诉,臻逐被刑于市。其实告状者多是死人的名字。马臻被杀的主罪是动用了当年的赋税和皇粮。后来皇帝也知道杀错了人,马臻之怨成了历史之怨,也是越地人民的心头之痛,越地父老称马臻为鉴湖之父。
马臻成就了绍兴千余年的兴旺发展。
东汉鉴湖水利图,邱志荣绘制
二
古鉴湖建成后,碧波万顷的水面与峰峦叠翠的会稽山脉合成了“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人间美景。它不仅拦截了整个会稽山脉的水源入湖,湖堤上还设置了斗门,闸,堰,阴沟和则水牌(水位尺),枯水期则泄湖灌溉山会平原九千顷良田,汛期则闭湖泄山会平原之水入海。绍兴成为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古鉴湖时代,绍兴作为华夏大地的文化高地,随着湖水的不断积聚,湖面碧波荡漾,山在水中,水映山峰,真所谓绿波春水湖光满,柳堤花岸万人招,一峰凝黛当明镜,幽深崖谷藏仙岛。按现在的说法,越地一下成了全国的网红打卡地。各路文人雅士最先纷纷踏来,他们沿京杭运河一路寻踪而来。那时候西湖还未建成,文人们畅游在浩瀚无垠的古鉴湖上,融动文胆,诗兴,文兴大发,文思泉涌,游了古鉴湖,还不尽兴。于是沿若耶溪一路而上,也有从曹娥江沿剡溪一路而上翻越天姥山,至天台石樑。其起始点总离不开古鉴湖,因为有了古鉴湖,才成就了浙东唐诗之路。至南宋中期古鉴湖湮灭后,文人雅士们也不再来踏破铁鞋了。当然,古鉴湖最兴盛时,湖水沿至兰亭,王羲之去兰亭走古山阴道一路而上。兰亭作为古山阴道是当时南湖唯一一条大堤,也是官道。兰亭背山面水,王羲之作为文人当然喜欢这样的清雅之地,便常常往返在戒珠寺与兰亭之间。因此成就了四十二位名士集湖滨修禊兰亭的雅事。
古鉴湖时代有两次大的人口迁入越地。随着越地人口的聚增,越地有的是稻米,九千顷良田的丰稔,湖内有捕不完的鱼虾,种不完的菱茭,是农业与渔业资源最为兴旺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古鉴湖时代,沿湖种植大量棉、麻、桑,越地的织造业蓬勃兴起,山阴县的麻织工业是在全国独占鳌头,“越布”成为重要贡品。
与此同时,古鉴湖时代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各路精英,慕古鉴湖的秀丽风光,慕越地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农村集市贸易,纷纷迁入绍兴居住,在越地重视经济发展和种养殖,极大地推动了越地的粮食,果蔬,渔业,纺织,冶炼,酿酒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繁华与发展。由于越地的经济日臻发达,也逐步推动了三江大堤,闸,堰,斗门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在城南,对南池江、坡塘江进行全面的疏浚修固,城南成为了人口集聚地和养殖基地。
三
古鉴湖从东汉筑堤围湖后,堤塘周廻达三百一十里,除去湖中岛屿,渚洲,水面在172平方公里左右,至唐朝,堤坝不断维修,加固,填高,技术设施趋于完善,迎来了古鉴湖最为兴盛的时代。古鉴湖蓄水面不断增加,在每年的梅雨汛期,古鉴湖的水面至少达到300平方公里以上。
古鉴湖最开阔,最秀美的区域,一曰现今陶堰一带的白塔洋湖,湖面从陶堰至皋埠向南沿进,湖水接近现宋六陵一带。这处水面至少有二、三个西湖那么大,却碧波荡漾,有白鹳依山飞翔,百鸟抵水盘旋,水映青山山如黛,碧水绕村村入湖,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一曰南湖,由现在的兰亭,漓渚,福全三地连片组合为南湖。古鉴湖时代,此地湖面浩瀚,陆游在诗中称南湖为“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陆游称这片南湖为天镜,说明水质清澈如镜。他说南湖有三百里,说明他想表达南湖的浩瀚开阔。他所描述的翡翠屏,其实就是湖之南映发的兰渚山,漓渚六峰,福全容山,大雾尖这些巅连起伏的山川。想当年陆游坐在船上,远眺一望无际的湖面,蓝天白云罩在头上,天水凝成一体,忘却尘嚣,又见碧水悠悠绕山,湖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天上飞鸟,岸上炊烟人家,倒映着岸堤葱郁的树木在水中晃悠。这般美不胜收的景致,仿佛人间仙境,纵然你是侠客铁心,心也会静起来,话也会雅起来,涌动出人间总是美好多的感叹,说不定心间也会逼出一些诗文佳句,让后人传之颂之。
再就是西鉴湖的柯岩至湖塘片区了。古鉴湖时代,这片湖面十分壮观,东南又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作屏障,可谓天水一色,山水一体。从唐宋文人们的诗词中,所描摹的也主要是这几处湖面,从东到西蜿蜒曲折,一路迤逦。如美丽少女,姿容清秀,水波潋滟,空濛而温婉。此外就是若耶溪了。古鉴湖时代的若耶溪,溪水直通古鉴湖,而且水面非常开阔,至平水,能见白茫茫的一片水域,溪面开阔达里许,故称平水。若耶溪从平江至石帆山,两岸布满巅连不及的山峰,形神兼备,这当然是文人们趋之若鹜的去处。
西鉴湖在西小江至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沟通钱塘江航运。东鉴湖向东过白米堰,曹娥堰后至姚江可直达宁波。东、西鉴湖有两条连接线,一条从禹陵至亭山西湖口,又一条便是现在的环城南河。当年古鉴湖舟行如织,舟楫往来频繁,成为越地的主航道。
东鉴湖富中大塘,戴秀丽摄
值得一提的是,古鉴湖时代也是越地佛教,道观最为兴旺时期,沿湖比较有名的寺,观,道,院,尼庵不下百所。再就是文人雅士建书院,也是讲经布道最为兴盛的时期。湖堤岸边,每年都会举行风格各异的迎神赛会,龙舟竞渡,社戏,祭水神等民俗风情活动。沿湖还有许多鱼市,农贸集市。以偏门集市,五云集市,昌安集市,利植门集市为最。城内的八字桥,城北桥,大云桥也是商贸集市繁华中心。古鉴湖时代,越地可谓欣欣向荣,人气兴旺,百业发展的鼎盛时代。
四
那么古鉴湖因何而废呢?史料没有详情记载,但也有据可循,尤其在一些杂记中多有提及。
筑古鉴湖,目的无非为了蓄淡防洪,泻湖灌田,增添越地风光,发展渔业资源和水上种养植业,然后成为江南重镇,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高地。
自唐朝开始在三江口陆续筑堤,建闸,堰,斗门后,通过几百年的不断加固完善,拒咸潮,防海水倒灌之患已解决。浙东运河全线开通后,会稽山三十六洪溪有了畅流排泻之处,马臻筑湖的主要功能已解决。南宋首都迁杭州后,绍兴作为陪都,不断有中原地区及北方人口流入,达官显贵来绍,兴建土木,购置田产,南宋中后期赋税匮乏,打仗资费不足,朝廷腐败,官僚豪强掠夺资源加剧。由此大家眼睛都盯上了古鉴湖这块肥肉。
从北宋中期小打小闹的围湖开始,至南宋中后期,各路豪强由原先的遮遮掩掩毁堤围田,到后来的明目张胆,加上地方管理不善,民众也一起参与,终于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毁堤围田运动。几年下来,大部分堤坝被毁,湖内干涸。经过几十年时间,一个原本碧波荡漾,浩瀚无边的古鉴湖从此湮灭,只留下一些极低洼的几处零星水面。
古鉴湖在绍兴这方土地上存续千年很长很长,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又很短很短。古鉴湖消失后,那重重的水波,美美的景致变成了淡淡的记忆,最后淡到忘却了的纪念。好在那一点点“血脉”依然留存,让这点遗存的生命流入绍兴明天的曙光之中,就像一片零落的秋叶,总能期待着新的希冀。
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稽山鉴水这方福地,治水,疏水,清水,蓄水是永恒的主题。惟有尊重自然,水流其畅,物流其埠,依势而谋,顺势而为则安。
古鉴湖,溢满我心灵的神圣之湖。
古鉴湖,您永远荡漾在绍兴。
古鉴湖,满眼是风光。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戴秀丽
总期:7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