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述策

执笔 述策团队

二战中,美军曾与德军交战,但初期美军落于下风,没占到什么便宜。德军在军事指挥上强于美军,俘虏了一些美军士兵,缴获了不少物资补给,其中有一些是美国本土生产的蛋糕。德国人吃着美军战俘的蛋糕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蛋糕的生产日期可以看出,这些蛋糕是几天前刚从美国本土运到前线的。这说明,美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非常强悍,至少是德军做不到的。二战中德军最终失败并不是败在军事指挥,很大程度上是败在后勤保障。关于美军与德军的作战风格的不同,有一个说法十分形象:同样是进攻一个躲在盔甲里的人(寓意采取强固防御的守军),德军善于找准对方盔甲的缝隙,一剑封喉;而美军则是靠牛高马大的身体(寓意强大的后勤保障),生生把对方挤压而死。

常言道:“外行看武器,内行看后勤”,尤其当两军陷入持久对峙的时候,后勤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二战中美军后勤保障之强大世人皆知,但并非每个局部战场都做得好。1942年瓜岛战役中,美军的后勤保障计划不够细致,后勤队伍缺乏经验,岸滩卸载十分混乱,结果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15000名陆战队员只带着17天的食物和弹药留在岸上,手中几乎没有任何重型武器。美军的后勤保障能力虽然强大,但这种理论上的能力在付诸实践时也有不顺利的时候。在1991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后勤保障上就出过状况,具体情况在“述策”团队创始人许述2024年新书《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中专门写过。

美军后勤保障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可参考借鉴;其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和软肋,可加以针对利用。我军历来重视部队后勤保障力量建设,特别是新一轮军改对全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及后勤保障力量进行了调整优化。从“老后勤”向“新联勤”转型跨越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和“肠梗阻”。相对而言,经过多年实战检验,美军的后勤体系比较完整和成熟,成为众多国家和军事爱好者的研究对象。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美军都是我军的主要对手,分析研究美军后勤体制改革和建设,一方面可为我军破解现有难题提供思路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军破击美军后勤体系的短板弱项提供信息支撑。

美军对后勤保障非常重视。美国法典赋予美国各军种部长12项职责,其中9项职责与后勤相关,包括补给、装备(含研发)、勤务、动员、遣散、管理(含人员士气与福利)、维持、军事装备的建造与供应和维修,以及建筑、构筑物的建造、维护、修理、公用事业、取得不动产和维护不动产利益等。中美两军若发生军事冲突,极大概率会在印太战区进行,而印太战区的特点是海域广阔,作战上将以海军为主,运输上将以海运为主。美军军事海运航线分为远洋航线和区域航线两类,远洋航线使用武装货船、油船、运输舰等大型舰船,区域航线则使用中、小型货船、运输舰、登陆舰等。美军在太平洋从北到南主要有3条航线:北航线自美国西雅图或旧金山经北太平洋至日本横须贺,是美国至亚洲的捷径,以17节航速计算,11天便可完成全程。但该航线气候恶劣,途中岛屿甚少,护航困难,平时较少使用。中航线自美国旧金山经夏威夷、关岛至远东各港,以17节航速计算15天可完成全程,途中水文气象条件好,沿途岛屿、基地较多,便于补给和护航,是平时和战时的主要航线。南航线自美国圣迭戈经新西兰、澳大利亚至马尼拉及东盟各国港口、途中岛屿多,但航程长,以17节航速计算需25天,平时使用不多,为战时备用。西太地区的海运部队编为第73特混舰队,负责为第7舰队水面舰船提供油料、弹药、食品和维修部件补给。

敲黑板,特别需要注意美军的另外一条航线——中东至西太平洋的石油航线,从巴林岛经北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新加坡至冲绳、横须贺,途经南海、香港、台湾附近海域。此航线是驻太平洋美军的生命线,驻太平洋美军所需90%的石油经此航线运输。

此外,还特别需要注意美军的一支机动部队——第101空中突击师。美军遇到战事,经常动用这支部队来威慑和打击对手。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第101空中突击师接到部署命令后,使用火车等陆运资源,先后动用8列火车、677节车皮,10天内就将全师人员和作战物资从师驻地坎贝尔堡运送至海运上载港杰克逊维尔并启运完毕。

鉴于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和研究美军后勤保障的参考价值现实意义,“述策”团队于2023年底策划启动了课题“美军战时后勤保障研究”并列为重点课题。虽然本课题聚焦的是美军的“战时”后勤保障,但也适当阐述了美军“平时”后勤保障,平战以资对照,使读者对美军后勤保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报告共约11万字,其中正文约9万字,均为原创性分析评估,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美军后勤体系、指挥控制机制,以及美军战时在物资储备、弹药补给、战斗后勤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二是结合实例,系统分析评估了美军后勤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美军为此做出的调整变化。三是结合我军实战需要,较为详细地梳理了美军在印太地区后勤节点、能力建设动向,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同时,本报告还增加了2个附件,近2万字,详细梳理了美军联合后勤参谋机构各类组织和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以及美军陆上、空中和海上主要后勤平台及其参数。

本报告具体分八章展开:

第一章从美军后勤概念定义着手,重点阐明美军后勤基本定义、重要后勤理论、主要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实施。

这一章是了解美军后勤整体情况的基础,看完后对美军后勤的理论、架构、体制、运行等就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

第二章系统阐述了美军战时后勤指挥控制机制,着重说明了战略、战役和战术后勤指控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战略后勤指挥体系

二战结束后,为更好地协调各后勤业务系统,集中指挥控制各军种后勤力量,美军撤销了三军军种部的后勤“指挥权”,将各军的勤务支援部队划归联合作战司令部或特种司令部使用和指挥;同时,将各联合作战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改由国防部长(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统一指挥,形成了后勤指挥与后勤行政管理相分离的政令双轨制。需要指出的是,与战略和战役级后勤指挥不同,在部队一级,美军实行“单轨制”,也就是说,平时的后勤行政管理体系与战时的后勤指挥体系是一致的。

第三章至第六章详细梳理了美军后勤战备物资储备、战时弹药油料补给、运输与投送、战斗医疗与医疗后送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和主要做法。

后勤保障涵盖的细分领域较多,本报告结合中美后勤保障的实际情况,分“运输保障”、“油料保障”、“卫勤保障”3章,对美军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保障进行了具体研究。就“运输保障”而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军50%以上的空运和85%以上的海运任务都由地方商业公司完成。如何应对这些为美国军方服务的美国民间商船,需要做好合适的预案。

第七章结合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以及巴哈冲突等实例,总结美军后勤经验做法,分析短板弱项,并详细梳理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后勤建设现状和动向趋势。

这一章是本报告的重点。美陆军器材司令部(陆军最主要的保障机构)副司令克里斯托弗·莫汉中将、陆军维持司令部(负责陆军战争物资的预置和管理)司令大卫·威尔逊少将和陆军安全援助司令部司令布拉德·尼科尔森准将于2023年11月15日联合撰文指出,援助乌克兰方面获得的经验教训可用于印太战区。因此,本报告第7章“美军战时后勤的经验教训与未来考量”专辟两节——“90年代以来几次重要战争中美军后勤的经验与教训”和印太战区美军后勤现状与未来动向”,其中专门研究了俄乌冲突中乌军的后勤保障。就时间而言,通常情况下,援助乌克兰的物资在乌克兰机场和港口滞留的最长时间是12至24小时,物资由提供国运送至乌克兰边境需耗时48至96小时。在印太战区,美军要求各基地弹药库储备能维持该地区30天的战争需求,美空军航空预储弹药必须在战争爆发前10天运抵战区,一旦弹药出现缺口,海上预置舰5天内抵达战区。

第八章是美军后勤体系建设的启示,并针对我军后勤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2

“述策”团队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兵道》《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 2019年成立团队,专注于研究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