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浉河区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盘活人才资源,挖掘"原乡人"、召唤"归乡人"、招引"新乡人",努力打造人才振兴强磁场,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挖掘"原乡人",锻造乡村建设"主力军"。"原乡人"在乡村土生土长,是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有效激活乡村产业等各类优质资源,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刘丫丫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刘付荣作为当地农村电商领头羊、巧媳妇脱贫行动优秀带头人,在吴家店镇家喻户晓,她免费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培训、艾草种植技术培训,以科技赋能传统中药产业发展,以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吴店村党支部书记陈友文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2015年牵头成立信阳市浉河区裕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146亩,大力发展黄桃种植、稻渔共养以及林下经济,带领吴店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万元发展壮大到突破2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召唤"归乡人",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近年来浉河区打好"乡愁牌""亲情牌",深入实施"雁归来"工程,从资金、平台、保障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归乡人"带着人脉资源、智力资源回归乡村、反哺桑梓,争当乡村发展"领头雁"。浉河区鼓励、引导、扶持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就业,其中,返乡创业人员刘存存在甘冲村投资建设松林苑民宿,"自然田园诗意+现代智能科技"让松林苑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信阳市松林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存存聘请返乡青年担任客房部、餐饮部等高层次管理岗位,为乡村带来人才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和技术回乡。刘存存2024年获评信阳市"雁归之星"。浉河区持续发挥"归乡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领域的人才集聚"磁吸"效应,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新路径,通过与当地村"两委"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80后工商管理硕士龚本富是浉河区第二批拔尖人才,返乡创业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户+农户"模式,建成徐洼村400亩示范基地和1200余亩合作(服务)种植面积,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想办法,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肖珺景是90后的茶乡女孩,是信阳市毛尖非遗传承人,也是"美好信阳"推介官,通过参加联合国"茶和天下·茶经雅集"活动、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信阳毛尖"521"区域品牌推介会等各类活动,向全世界推荐信阳毛尖、信阳茶文化、信阳茶产业,让更多的人爱上茶,爱上信阳,也让信阳毛尖香飘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引"新乡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近年来,浉河区不断吸引乡村主理人、新农人等"新乡人"群体进村筑梦。许许多多年轻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90后乡村发展设计师鲁曼在董家河镇睡仙桥村创办的见山咖啡,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游玩打卡,已成为红色大别1号旅游公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1978年出生在郑州的张军伟,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海尔集团工作,2017年辞去河南省区域销售总监职务,扎根到浉河区谭家河乡土门村创立了"遇鉴茶叶"品牌,成为一名"新乡人"。目前公司达到了年产300多吨精致茶叶的生产规模,同时带动附近茶农们每年增收共计30余万元,帮助30多人常年稳定就业。老家在山西的武森阳研究生毕业后带着"鱼菜共生"的关键技术来到信阳,和陆松共同创办青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二人在东双河镇建起鱼付农场,从一个实验大棚发展到上百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发展为集生产、体验、销售、研学为一体的"全链"经营模式,把鱼付农场农产品打造为知名特色农产品,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浉河区将持续加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乡人"队伍建设,深入探索"三乡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机制,努力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链,进一步激活原乡人创业活力,挖掘归乡人创业潜力,增添新乡人创业动力,集聚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刘泽鲲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