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妇女的美容源于何时,今天已经难以知晓。

但从考古的证据来看,早在山顶洞人时期,这些“原始人”们就已经有了美容的行为和意识。

他们会用磨过的动物牙齿做成项链来装饰自己,也会用赤铁矿石把自己的牙染红

而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面具,更是面颊涂红,嘴唇上也点缀了朱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面具)

那么,在文字记载中古人的美容,又是怎样发展到了今天?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人们对药物的认识还处于模糊认识阶段“食药同源”是药物进入早期人类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代妆容)

因此,作为食物的大米最先被使用,从先秦到汉代妇女一般用米粉饰面。

先秦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了米粉的附着和增白作用,并且发现以米粉为主要原料来制作美容的白粉,效果极好。

所以,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清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米)

但是,米粉一直在被使用,这并不代表米粉是完美无瑕的

在古代,虽然白米和粟米占了粉面成分中相当大的比例,但这样加工成的白粉放置时间一长,很容易因为返潮而粘结成块,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或多或少的会在米粉中加入铅粉。

这样做成的粉面虽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容易引起铅中毒,从而使自己的皮肤变得黄黑粗糙。

正因如此,今天的化妆品里,大米的使用就很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种类繁多的化妆品)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因为老庄道家的影响,养生术兴起,人们纷纷探寻内服的药物以达到容颜永驻、长生不老。

这些在无形中促进了美容品的发展。

成书于后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就是对秦汉魏晋南北朝化妆品的最好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民要术》)

贾思勰撰写的这部农书,里面记载了胭脂、白粉、胡粉、紫粉、面脂、香泽等日常面妆美容用品。

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胭脂

在春秋战国时期,胭脂其实就已经出现,但大规模的制作和使用,则是在汉朝,当时的胭脂,制作原料众多,有朱砂、红蓝花(干红花)等

红花这种原料,在甘肃祁连山和焉支山一带广泛种植,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染料和面妆美容用品。故有“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 色”的歌谣。

《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胭脂的制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花因其有很好的化妆效果,因此古人也把由红花制成的化妆品称为“焉支”、“燕支”、 “燕脂”等。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胭脂”。

胭脂,在涂过粉的白净的脸上再增添上红色,形成“白里透红”的状态,就会显示出女性的神采奕奕和艳丽动人。

而它也一直被使用到清代。

三、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交通便利,政治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美人图)

一方面文化科技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又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些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极为富庶和高度文明的大帝国。

因此,这一时期不但女性的美容活动空前繁荣,而且面妆美容用品的研制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唐代妇女不但重视美容,而且很会使用。

她们的发髻、眉型、唇形,都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华丽色彩。

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代还流行一种面部妆饰叫“面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妆靥)

这是装饰面颊酒窝的一种妆容。贴在面颊的装饰物则被称为靥钿,更早的名称是“的”。

这种在脸部和额间贴上花钿进行装饰和点缀的方法是在隋唐尤其是唐中期以后、五代和宋代前期十分盛行。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美容与审美的进步。

四、宋元明清时期

明代李时珍编撰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对女性的面妆美容用品的系统总结和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草纲目》)

涉及了面脂、澡豆、洗面、涂擦、按摩、扑粉等诸多方祛,是对明代及其以前面妆美容用品的一次综合性总结。

清代较为特殊的,便是对于奶制品的使用。

根据今人的研究,牛奶也具有极强的美容效果,牛奶里丰富的B族维生素、核黄素、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6和泛酸等营养物质,是促进新陈代谢,美白护肤的一大选择。

在西方罗马帝国中,许多皇帝就有洗牛奶浴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奶浴)

在中国古代,由于农耕文明的影响,畜牧业不发达,牛奶产量少,且多用于制作食物。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牛奶作为美容产品。

元朝、清朝,这些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保留了使用奶制品的习惯。

当然,除了牛奶、羊奶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奶——人乳。

《红楼梦》里,就有记载:宝玉的丫头芳官送柳五儿玫瑰露吃,柳嫂子给五儿的舅舅也送了一点,五儿的舅舅回赠了茯苓霜,并介绍了茯苓霜的食用方法:“拿人奶和了,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没有人奶就用牛奶;再不得就是用滚白水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6版《红楼梦》)

这就说明,这些“奶”,在清代已经是很受重视的。

根据王冕森《清代后妃杂识》的记载:在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患病(痢疾)并治愈后,开始有了喝“人乳”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后妃杂识》)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人乳气味甘平,有“补脾益肾”之功效。

或许,这也是慈禧自己的“美白秘方”。

结语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亦收录了不少美容中药及其制作方法,不过正是因为像这样的总结性研究较多,导致新的美容方式出现较少,且无法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草纲目拾遗》)

同时,随着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西方的科学技术也逐渐传播到我国,尤其是西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美容化妆用品领域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中国传统的美容化妆用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从而逐渐衰落下来。

但无论如何,从大米到牛奶,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容历史!

参考资料:

何燕.古代中国女性美容文化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01):51-55.
李华锋.中国古代面妆美容用品及制作工艺探析[D].郑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