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时光流影,75年海峡如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由潮新闻客户端、浙江省两岸融媒体平台、《浙商》杂志精心组织策划的《跨越海峡·筑梦“浙”里》全媒体系列报道于9月20日起正式推出。今天推出《00后台湾古琴师,悠悠弦音连两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挑慢捻,古琴声起,弦弦入心。

在位于杭州富阳的洄流轩琴棋茶社内,曹景雯,一位00后的台湾女孩,正轻抚古琴,琴声起落间她与“浙”里的故事缓缓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父亲是台北人,母亲是杭州人,祖籍就是富阳。”曹景雯生于杭州,长于杭州,可谓是在杭州“土生土长”的台湾青年。曹景雯的父亲热爱古董收藏,每年都会带着她往返于台湾与大陆,收集那些有历史、有故事的老物件。儿时的耳濡目染,使曹景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对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景雯12岁那年,拜访了父亲的忘年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浙派)代表性传承人郑云飞。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曹景雯与古琴的故事,也在这一天悄然按下了启动键。

“我记得很清楚,郑云飞老师当时刚从厨房里做完菜,走出来擦擦手,坐下弹了一曲《鸥鹭忘机》。当他拨动琴弦的一刹那,余音绕梁,好像整个房间都亮起来了,仿佛真的能看见鸥鸟在飞翔。”回想到当时的场景,曹景雯至今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曲高并不和寡,高雅的传统音乐也可以如此生动,如此平易近人,这一刻,古琴彻底俘获了曹景雯的心。“不是我选择了古琴,而是古琴选择了我。”就这样,她成了郑云飞最小的学生,开启了自己的学琴之路。“每一首古琴曲的背后,都有一段意义深远的故事。”在郑云飞老师的教导下,曹景雯不仅掌握了古琴的演奏技巧,更领悟到了古琴背后承载的厚重文化。

“你是浙派古琴的传承人,我希望你也能把浙派古琴传承下去。”这是郑云飞老先生去世前对曹景雯的喃喃叮嘱。从此,古琴不仅成为了她的挚爱,她更承担了一份将浙派古琴传承发扬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琴是一种很静、很雅的乐器,不适合在人多嘈杂的环境弹奏。”2023年,曹景雯带着个人古琴工作室与父亲的洄流轩品牌入驻了国家级台青创业园区——公望两岸圆缘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山隐隐,碧水环绕,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在这里铺展开来。“《富春山居图》象征着两岸的合壁,承载着两岸的乡愁,作为台湾青年,这里对于我非常有意义。”《富春山居图》如今分藏于台北与杭州两地,恰似一幅跨越时空的寻根画卷。“这里的环境也很适合弹古琴,我与黄公望老先生仿佛有一种‘跨时空的缘分’。”第一次来到公望两岸圆缘园,曹景雯就对这里“一见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洄流轩”是曹景雯父亲十年前创立的品牌,致力于收藏中华传统文物,店内有许多从台湾收集的老茶、古玩与珠宝。如今,曹景雯将自己的古琴工作室与父亲的洄流轩品牌结合,创立了洄流轩琴棋茶社,集合古琴、古玩、茶道、汉服等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洄流”之名,寓意着跨越海峡的水流汇聚在一起,也象征着两岸文化与情感的交汇交融。“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记忆,我希望通过古琴、茶艺这些文化符号,让更多的两岸青年把我们的‘根’留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画为缘,共盼团圆,共建家园”,在曹景雯看来公望两岸圆缘园是为台青提供了一个“富裕阳光”的创业宜居新平台。

每年的假期,都会有很多的台湾青年跨越海峡,来这里参访、交流、实习,这也是曹景雯一年中最忙碌、最开心的时光。很多台青都会来她的“洄流轩”学习古琴、体验汉服,留住在“浙”的美好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台湾年轻人都说,回台湾后也想继续把古琴学下去,能够让台湾青年在这里‘种草’古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在“洄流轩”,曹景雯不仅传授古琴技艺,更致力于搭建一个两岸交流的平台,推广围棋、茶道、汉服等更多中华文化,让两岸青年在体验中了解,在热爱中传承。“我希望他们能将古琴艺术与更多的中华文化带回台湾。”

“浙江的包容性很强,是一个非常适合台青创业的地方。”在“浙”创业两年的曹景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未来,我想要多开几家分店,让浙派古琴走出去,让更多人听见来自东方的古韵旋律。”今年曹景雯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小梦想,学业完成后,即将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继续对中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深造。

每一次倾心的努力,都是对根脉的深情回眸;每一份不懈的坚持,都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炽热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浙江省两岸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