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率200人被敌人重兵追至不足百米,万分危急时刻奇迹发生了
我是杨大圣
2024-10-09 10:40山西
放眼全球近现代史,政治领袖只带着几百人,就敢拿自己当诱饵牵制几十万敌军的案例恐怕是凤毛麟角。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时就只带了700多人,但居然能牵着胡宗南的20多万大军在陕北足足转悠了1年零5天里!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了。
不过,转战陕北的过程可不像毛主席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述得那般“胜似闲庭信步”,这期间完全可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
曾经有一次,国民党军队2万多追兵离毛主席只有不足百米!而彼时,毛主席身边却只有200余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
那么,毛主席此次为何遇险?
毛主席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延安!
说到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历险记”,就必须要先说说延安。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党有5大主要根据地,分别是东北、华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和陕甘宁。
为什么把我党心脏的所在地、陕甘宁根据地放在最后一位呢?
陕甘宁根据地
答案在战术层面是没法找到的,必须从战略角度去分析。
当时的陕甘宁根据地只有200来万人口,工业和商业几乎没有,只有农业还凑合,但整体的自给自足率也到不了50%。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不久,蒋介石就开始继续“反共”,把陕甘宁根据地的经费停发了,瞬间导致根据地出现粮荒的艰苦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要派王震同志带领359旅开垦南泥湾的原因,但限于客观上条件,总体情况到抗战取得胜利时仍不是很乐观。
开垦南泥湾
但与此同时,华东根据地却有2000多万人口,有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农业的自然条件也非常不错,总体上可以支持长期的战争需求。
东北就更别说了,辽阔的黑土地物产丰富,而且从张作霖到日本人,对东北的民用和军事工业的投入始终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巅峰时期,东北的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国的1/3。
晋冀鲁豫和晋察冀根据地虽然在经济水平上不算发达,但是扼守华北平原的制高点,加上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军事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作为政治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只有2万多自己的部队,并要面对20多万虎视眈眈的国民党军队,但毛主席宁肯一口气从各解放区抽调2万干部和10万部队进军东北,也不舍得往陕甘宁根据地多调一兵一卒。
对延安的情况,蒋介石也是了解的,为什么他在发动内战伊始却没有动延安呢?
蒋介石
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
第一,在国际上,当时美苏的企图是想让中国内部处于对抗状态,但矛盾不能引爆内战,否则对他们在雅尔塔会议上瓜分好的既得利益会有严重的损害。
在国内,战后百废待兴,我党和广大各界爱国群众和人士都在积极呼吁和平,延安作为我党的政治中心,如果蒋介石贸然进攻,那国民党在外交和内政上会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第二,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在江浙地区和中南五省,延安地处偏僻,对国民党的核心区域不能造成直接威胁。而且自古以来,自陕北起兵的武装能吞并汉中就基本到头了,从来没有席卷全国的先例,因此延安的军事价值并不大。
基于这两点原因,抗战胜利后,当一直存在感不强的胡宗南提出进攻延安时,蒋介石并未同意,他的重点是要调西南的重兵去抢占华东、华北和东北。
蒋介石和胡宗南
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脆弱”的延安在抗战胜利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强敌四顾的险境中,却能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这也是毛主席敢于将主力部队留在外线斗争,而不调往内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