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报道,美国商务部预计将提议,禁止美国境内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使用中国软件和硬件,理由是“国家安全”考量。这一动向此前引发包括美国盟友、汽车行业团体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担忧,认为汽车系统的软硬件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生产前测试,不可能轻易更换。还有声音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范围广泛,很难彻底规避中国技术和零件,敦促美国政府审慎进行定义,并给予行业充分时间检查和重整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一政策仍需接受30天的公众评议,但这一酝酿中的新“禁令”加剧了经济学家、观察人士对美方保护主义、对华“脱钩”不断升级的担忧。一些专家指出,美方不顾及经济成本而推动保护主义,最终可能导致自身产业落后。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比如中国和俄罗斯,访问和收集最敏感的数据,并远程操控美国道路上的汽车。拜登政府官员承认,目前美国道路上行驶的中国或俄罗斯汽车很少,但希望采取“主动”措施,并强调出台这一政策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

美国继提高对中国汽车的关税之后,新的制裁又来了。竟然要禁止所有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使用中国的软件和硬件。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知道美国做得绝,没想到能这么绝,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只要是来自中国的通信和自动驾驶软硬件产品,统统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了,包括蓝牙、卫星、无线装置等等。师出有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给的理由是,中国制造的软硬件存在显著的风险,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行动,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必须限制这些产品进入美国。

近日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表态,美国此举损人不利己,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美国商务部公布预测,印证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美国商务部表示,如果拟议中的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有关规定得以实施,美国汽车销量可能每年最多减少25841辆,同时汽车价格可能上涨,这将进一步抬高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压力。美国商务部还估计,该规定可能会禁止中国或俄罗斯公司向美国销售价值15亿至23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现在局势看起来有点紧张,但我觉得这未必是坏事。首先,这可能会促进全球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各国都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不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的技术。其次,这可能会推动国际合作。毕竟,面对共同的挑战,合作总比对抗要好。说不定会催生出一些新的国际标准和合作模式呢。最后,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更多的竞争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不便,但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享受到更安全、更先进的汽车技术。

据观察者网报道,在早些时候举行的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由于关税和其他费用的上涨,通过铁路集装箱运输将汽车进口到俄罗斯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俄罗斯目前是中国汽车的最大进口国,代表这家俄罗斯行业组织的曼克维奇呼吁,中国汽车制造商应考虑在俄罗斯实现本地化生产,这将有助于节约成本。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俄罗斯却成为中国汽车的最大进口国。曼克维奇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关税和费用的上涨,中国汽车的进口成本正在急剧增加。这一现象不仅让许多中国车企面临困境,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中国汽车企业不得不思考,在俄罗斯市场上立足的长远发展策略。正如曼克维奇所言,“本地化生产将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选择在俄罗斯本土制造汽车,不仅可以降低生产和物流费用,还能大幅度减少海关费用。

面对俄罗斯市场的变化,中国车企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本地化战略的步伐。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赢得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同时,积极寻求与俄罗斯本土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开拓市场。其次,中国车企还可以借助此次机会深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中俄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车企可以依托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与俄罗斯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抢占未来市场的先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显然是板上钉钉的现实。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无论是在欧洲、美国,还是俄罗斯,中国汽车都越来越风靡。挑战依然存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和限制措施,无疑是中国车企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随着竞争加剧,未来欧盟也可能采取更加保护主义的政策,来限制中国车企的发展。如何在外界的政治施压下迎来新发展,是国家和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