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照片由戴建峰提供

收到国庆期间有极光的预报后,10月4日,摄影师戴建峰即冲向了内蒙古呼伦贝尔。

作为摄影大V,戴建峰早在社交媒体上预告了10月4日-10月6日这次想象中“盛大”的极光秀,并提前开启整晚直播。熬了4天4夜,感觉自己的郁闷已经濒临极致时,终于在10月8日凌晨2点半,他拍到了伴随着流星雨的极光。“同去的有几个朋友,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10月8日上午,接到封面新闻记者采访电话的戴建峰话语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光终于来了 摄影:戴建峰于10月8日内蒙古呼伦贝尔

国庆节刚刚开启,国内外的空间天气预报都指向一个让人兴奋的预期:10月2日、3日,处于第25个活动周期的太阳连续爆发了一个X7.1级、一个X9.0级的大耀斑。伴随着日冕物质抛射,随后的10月4日-10月6日,地球将再度爆发像今年5月11日那样绚丽的极光。然而,事情真如此顺利吗?有太阳耀斑爆发就一定伴随极光吗?封面新闻记者8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韩大洋。

预报 国庆期间极光有望“光临”

太阳活动以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2024年正值太阳活动第25个周期,伴随着剧烈的活动,今年的太阳几乎没有让大家失望,用一次次绚丽的极光狠狠地“洗”了一把人类的眼球。北京时间10月3日20时18分左右,太阳活动区13842爆发X9.0级大耀斑,为第25太阳活动周排名第一的大耀斑,随着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出现,按照推理,一波极光又要在路上了。

于是,不少摄影爱好者开始奔赴高纬度地区抓拍极光。“我在新疆,已经做好准备拍摄。”资深摄影师浦石10月4日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相机架好了,直播设备测试好了,穿上了最厚的羽绒服就等今晚的地磁暴和极光了。”戴建峰在朋友圈宣告直播开启……

然而,极光就是那么地不按常理出牌。“很久没有这么郁闷了。”国庆期间,从4日一直到7日,戴建峰几乎一无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光终于来了。摄影戴建峰

极光 为何姗姗来迟

终于,7日凌晨,他在内蒙古看到了短暂的极光,继续坚守后,8日凌晨,拍到了盛大的极光。 “还是比较幸运,拍极光的时候拍到了天龙座流星雨。”接受采访时,戴建峰已经准备赶往下一个拍摄地。

说好的极光,为何姗姗来迟?在前往地球的路上,太阳风遭遇了什么?封面新闻记者8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韩大洋。

“2024年国庆期间太阳爆发了X级别以上耀斑有两次,都发生在编号13842的太阳活动区。北京时间10月2日06时20分左右,太阳活动区13842爆发X7.1级大耀斑;北京时间10月3日20时18分左右,太阳活动区13842爆发X9.0级大耀斑。从强度来看,X9.0级耀斑在第25太阳活动周排名第一,X7.1级耀斑在第25太阳活动周排名第三。两次耀斑发生后均引发了日冕物质抛射(CME),其中10月3日的爆发活动给地球磁场造成影响。”韩大洋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X9.0级别的大耀斑爆发,引发地磁扰动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此,韩大洋的解释是,耀斑爆发不一定会引发地磁扰动,“在预报时主要考虑CME的影响,当时判断太阳风可能在10月6日晚上到7日凌晨到达地球,将造成中等及以上地磁活动,最强不超过大地磁暴。”

国内不少摄影爱好者4号前往新疆、内蒙古等地守候极光,但是连续几天都无果,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X9.0级耀斑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极光大爆发 ?

“10月2日的爆发物质并没有到访地球,这是抛射角度、物质分布、物质传播结构变化导致的,就像充满气的气球,被扎破之后橡胶皮会无规则地破裂,CME可能产生了空泡,刚好经过1.5亿千米的飞行后,空泡被不断放大,日冕物质绕过了地球。”

而X9.0级耀斑之后抛出的太阳物质,虽然准确在预判时间命中了地球,但是磁场物质的极性不对,并没有与地球磁场产生“互动”,直到7号凌晨1点半左右,才制造了地磁暴。

8日凌晨现身的极光 是X9.0的产物吗?

那么8日凌晨现身的极光,是不是X9.0级耀斑的产物?如果不是,它来自太阳的哪个区域?对此,韩大洋的解释是,从太阳风的监测数据来看,8日现身的极光可能与耀斑之后的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相关,“与X9.0级耀斑爆发可能有关系。”

那么,我们如何对空间天气进行准确预报?他介绍,我国空间天气监测已形成天地一体化的格局,能够对从太阳耀斑到地球空间环境响应的全过程自主监测。天基方面,9颗风云气象卫星搭载32台空间天气监测载荷,覆盖太阳、磁层、电离层等关键区域。地基方面,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56个台站,共84台套监测设备,有效提高我国陆域内最大时间跨度的太阳监测能力,以及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天地协同监测能力。

他介绍,我国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预报技术领先。现已构建覆盖实况、短临、短期、中长期和气候5个时间尺度,包含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5个关键区域,“五时五区”的定量预报技术框架。

“对于地磁活动,可以开展长期一个月左右、短期3天以及临近小时级的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