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长期服用降糖药、因为心脏功能变差被紧急送医,会诊过程中发现老人同时还有失眠和脾气差火气大等问题,经常无故就发火,成宿整夜睡不好……

日前,威海市中医院收治了这样一位病人,经过多学科会诊,医院决定除了由心血管病科继续为其治疗外,再由针灸一科徐义郈医师通过针灸疗法为其治疗失眠。在此后一周时间内,老人经过连续几次针灸后,不但睡眠状况大为改善,脾气也变得平缓,更带动了心血管病加快好转,两周后老人在家人陪同下顺利康复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日常生活中人们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属于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正常反应。”徐义郈介绍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适当顺应情志的生发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压抑或过发都会损伤身体。因为这时候人的情绪波动剧烈,影响到了体内阳气的运行,各种不同的波动对阳气运行轨迹的影响各有不同,正如古人所说:怒气所至,为呕血、泄泻、薄厥、为胸满、为胁痛;悲气所至,为阴缩、为筋挛、为少气、为泣、为臂麻;恐气所至,为暴下绿水、为阴痿、为惧;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中痞、为不欲食……

“人一旦思虑过度,气就会结在一起,因为人体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思考的事情上面,所以阳气会集中供应到大脑,因为阳气的长时间集中供应,所以很多阳气就停留在大脑,导致脑力活动过于频繁,到了夜晚应该睡觉的时候,如果大脑仍会不自觉地胡思乱想,结果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出现失眠现象。”徐义郈进一步解释说,有的即使勉强睡着了,脑袋也不断地做梦,就是因为阳气结在大脑,心神无法下潜肾水导致的。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指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前睡后不解乏,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徐义郈表示,中医对不寐有深入的研究,如《黄帝内经》中称之为不得卧、目不瞑,《伤寒论》中也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描述。中医认为心藏神,神有余则不得眠。不寐的临床分析主要以心为中心,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在治疗上都需要辨证论治,对症处理。

那么,上述病人的失眠病是如何通过针灸获得好转的呢?徐义郈说,通过对病人详细问诊,他确认病人主要是因为气滞血瘀、气血不和和经络不通,出现思虑过度、情绪欠佳,进而导致失眠。治疗过程中他选择对头腹手足部位的内关穴、神门穴、百会穴、神庭穴、太冲穴等不同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点刺等不同的针灸手法,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改善局部或者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营养,缓解神经功能紊乱状况,进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状的目的。在徐义郈的建议下,病人出院后仍坚持每周来医院接受一次针灸治疗,同时改善饮食结构,每日进行适量运动,从而确保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作为我市唯一传统古法针刺科室,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一科以 “古为今用,南北结合,中西汇通”为技术品牌,以“一针,二灸,三药”为治疗手段,以古法针刺为主,配合穴位药物注射、放血疗法、理疗、推拿、整复等多种方法,在治疗小儿脑瘫、颈肩腰腿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失眠等在内的疑难杂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知名度。

针灸一科医师徐义郈,幼习家传的山、医、命、相、卜五术,后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求学,熟读中医各家学说,曾跟随多位名老中医学习医术,擅长中药、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症,对颈肩腰腿痛、脾胃病、生殖系统疾病、心肺疾病、月经病、小儿热病、小儿惊风等各类疾病有着深入研究且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