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 民 路

——王进忠

或许你会不屑一顾:不就是宽一点五米、长几十米的混凝土坡路吗?凭借一人之力就能够修成,也许做得比这更好,何足挂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点也不怀疑你的质疑,但我要弱弱地问一句,也是问自己:你动过修建这条坡路的念头吗?还想过其他公益事情吗?我会肯定地说,当得知大家是自发修建这条坡路时,我汗颜啊!

望着这条平缓的坡路,出入再也不要拉着电瓶车小心翼翼地上下,这不仅仅是出行方便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你们知道吗?我曾多少次拉着电瓶车在坡上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捏着手刹等待路人帮忙。每一次受人帮助,我都感激不已,心想,在坡面上修建一条道路,方便电瓶车上下,该多好啊!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为他们唱赞歌。

说起杜店大渡槽,恐怕没有哪个比叶畈人熟悉吧。它是舒庐干渠横跨在龙潭河上的桥梁,是叶畈通往杜店街道的最捷径通道,也是重要的道路。叶畈村是三千多人口的大村,在“叶畈一桥”“叶畈二桥”建成之前,大渡槽是通往杜店街道的唯一通道,就在当前,沿河村庄的人们基本上还是走这里。有一点不得不说,叶畈村孩子基本上在杜店中学上中小学,一部分学生上下学必须经过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店大渡槽东头连接舒庐干渠大坝,坝脚距离坝顶十多米,人们上桥要攀爬六十级台阶。现在,乡村道路改善了,人们短途出行大都骑着电瓶车。人们骑车到了坝下,自然停下来。有些人把车子放在坝脚下,然后步行上街;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冒着风险,推着电瓶车上去。

总之,一句话“叶畈人苦此久矣”。

难道修条坡道上去难吗?说它难,真是难。在舒庐干渠上修建坡道,需要淠史杭管理处规划批准,这就需要一道道手续。可能有人说,舒庐干渠坡上有无数条道路,都是经过批准的吗?这我不知道,不能随意说,但按规定必须完备手续。这就给在桥头修坡道带来了困难。坝下许厂村民组多次要求村委会修建这条道路,都是因为这个缘由被拖了下来。这些都是我在写这篇文章,采访村民过程中得知的。

上面只说其一。它还难在,这是公共通道,到底该归谁修建坡路?舒庐干渠占用了当地的土地,受损的是叶畈村村民,获益的属于公共利益,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理应水利部分修建;这条坡路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叶畈村民,村集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坡路地处许厂村民组地界,村民也可以修建。由于这种责任不分明,导致谁都不愿意修建?因为修建这条坡道需要至少几万元资金。这笔资金虽说不大,淠史杭管理处可以出,但不能开这个头;村里资金困难,建设项目要向上级申报,不能为这么小事而影响大的项目申报;村民组属于一家一户,如果哪一户不同意,就难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这样一分析,你可能得出结论,这条路没有办法修建成功?请你不要急着下结论,我的话还没有讲完。

叶畈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热心公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有着光荣传统。叶畈古有“三桥”,即寡妇桥、清明桥、八子桥,这三座桥的历史成为佳话,影响深远。

“寡妇桥”位于山头村民组小房庄,当年一个寡妇为了方便行人,带着儿子在沟渠上修建石桥。我们想象一个寡妇修桥,是多么的艰难。封建社会为了褒扬这种美德,在村头建了“寡妇牌坊”。而今,牌坊早已倒塌了,寡妇桥被重新修建了,但是她的见义勇为精神滋润着后人,激励着后代。

“清明桥”在牛头村民组地界,现在舒庐干渠渠底。我去年特地写了一篇文章《“清明桥”的由来》,发在自媒体上,想必有很多人阅读过,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八子桥”建在畈庄村民组背后的沟渠上,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这是三座桥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桥梁。据说是八个年轻人克服困难修建的,故而得名。

有着这样厚重文化浸润的地方,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出现。

在这里,我把见到的修建坡道的情景再现给大家,让大家分享我的见闻和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月八日清晨,太阳刚露脸,就刺得人睁不开眼。我心里发虚,不敢再朝前散步,就打道回府。今年的夏天“病”得厉害,两个多月都高温不退,热得人们直骂“老天爷”。昨天已是白露,却没有一点秋的意味。我低着头走到大坝脚下,猛抬头看见两个人在搅拌水泥。我们彼此熟悉,打起了招呼,原来两位都是这个庄子上的。我环顾四野,看见大坝坡面上有红砖砌的路边沿。我一下明白,是修一条坡路上去,连接坝顶。我一下子激动起来,这是我多年来的期盼。我回老家经常走河埂这条路,这比绕道畈中心公路近得很多;另外,这条路行人不多,路上安静,我能够一边行走一边欣赏龙潭河的风景。

这时,上工的人陆陆续续赶来。我与他们攀谈了起来。我询问村民组长潘林会,这是村委会组织的吗?他告诉我说,曾向村里多次反映,村里均以水利管理部门不同意为由推辞。实在指望不上村里,庄子上人商议,大家出钱出力来修建,还有街道卖建材杜成翠老板娘答应提供混凝土。他停顿了一下,说不要杜成翠提供混凝土,只要她提供的混凝土给成本价就行。我领会他话中的意思,他们只能领她的人情,不能欠人家的人情债。农民很淳朴,不能为这么一点小事还麻烦外人,觉得这不合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坡顶上热闹起来,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绕道坡上,看到他们干得热火朝天、个个挥汗如雨,大家衣服都汗透了,潘林春老人光着背膀正在奋力破土,其他人有的用锹扎树根,有的挖土……路面已经平整到离坝顶不到一米的地方,两旁路边沿已经砌好了大半。由于坡陡,就要降低路的坡度,必须在道路的半坡上拐弯。表面上看工程量不是很大,由于无法用机械施工,完全靠人工作业,实际上工程量不小。我在坝顶上看时,又有几个人带着工具来到工地。由于我们是本村,我和大多数人熟悉。工地上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不要看他们年纪大,修路可比年轻人能干多了。后来,潘林会队长告诉我,上工的人有:潘林会、潘林春、潘林海、潘林华、潘林宝、潘林放、潘存柱、潘明星、潘东、吴方永、吴为选、贾世来、吴方自、潘林生、潘林长,吴为忠。

当时,我也帮不上体力,其实他们也不要我出力。我对他们说;“等你们完成了工程,我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算是为修路尽一份力。你们看给这路起个啥名称?”现在我不清楚谁说的:“农民路吧!”大家纷纷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我散步到了桥头。遇到潘林生大哥正推着自行车上台阶,后面小孙女背着书包跟着。我对他说,不能这么早就送孙女到学校……他指着工地说,送早一点,赶回来做活。我听了很感动,多朴实的农民啊!

我特地到路上看看,混凝土已经浇了一半。在散步回来时,我遇到潘林长大哥,他跟我介绍修路的情况。这次庄子上商议,先把路修好,再凑钱。劳动力是义务的,只是水泥、砂石、红砖要费用。昨天路面做了一半,今天能够完成。

上午,我经过杜成翠门市部,特地褒扬了她的善举。她谦逊地说:“我没有出到力,他们不要我捐赠。”她又接着说:“现在,如果是自家的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修建好了。可是遇到集体的、公益的事,大家就你指望着我,我指望着你。许厂庄子上的人真是好样子,值得大家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号清晨,我到了桥头,看到桥头和道路接头处的坑洼,已经用混凝土填补平整了。我清楚“农民路”工程结束了。我踏上坡路,仔细地观看,路面平坦,到了拐弯处,有一大块平整的地方让车辆让道。这时,一辆电瓶车从我身旁驶了上去,一眨眼,就上了坝顶。这时潘林长大哥也来看路。他感慨地说:“这几天特别炎热,大家都吃了亏。每天有十二三个人干活,比在自家干活卖力多了。”我们计算了一下,四天工夫,有五十个劳动力,如果按照农村工价计价,也要一万多块钱。接着,我们用脚丈量了长度,共九十七步,估计有七十米长,按照成本价计算,也要一万出头的材料费。潘大哥淡淡地说:“这些都是小事。”“不,这不是小事!”我饱含深情地说,“这件事所折射出来的品质:善良、爱心、责任、担当、团结,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

这段时间,我脑中常常浮现出“农民路”:一辆辆电瓶车来往穿梭……

作者:王进忠

2024.10.5.舒城

来源 :舒城视听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