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此次执法检查,就是要对我区贯彻落实《达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情况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6月20日,达川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首个执法检查正式拉开了序幕。
明察+暗访 全覆盖检查“找病灶”
6月初,区人大常委会赴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就专题检查的指导思想、内容重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查看地点、参与人员、目的要求等进行周密细致的考量,初步了解掌握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找准检查的切入点,研究制定一个科学的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执法检查方案,奠定执法检查基础。
7月中旬至8月中旬,执法检查组深入达川城区和百节镇、赵家镇等地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成员边听取相关情况介绍,边询问具体细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区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部分市民不理解、不配合执法工作;个别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习惯于用老方式、老办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存在执法既无力度又无温度现象;农贸市场数量缺口明显,城区周边部分地区农副产品产量大、经营人数多,游摊占道经营较为突出……一条条接地气的问题引起了执法检查组的关注。
此外,检查组还暗访了临时摊区、道路开挖打围、停车场建设、环卫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客观+主观 全方位审议“开良方”
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平衡好客观事实和主观判断,切实形成高质量高纯度的“问题清单”是推动工作改进、加强法律实施的重要抓手。
9月4日,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达州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审议。
彭鹏委员指出:“市容市貌整治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城市内涝治理和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的道路开挖、打围作业要严把事前计划许可关、事中监管执法关、事后验收恢复关,扎实推进道路开挖巡查监管,最大限度降低道路开挖对交通和生活的影响,不能让民生工程成了“闹心”工程。”
“部分市民、商户文明意识不强,对城市管理认识不足,执行《条例》的社会舆论氛围不够深入。要把经常教育和典型案例引导结合起来,真正把《条例》所设计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处罚标准交给广大市民,不断增强文明意识,巩固整治成果。”区人大代表郑崭认为。
“目前农村保洁员年龄偏大,体力和精力无法满足全域清扫保洁,相应的转运设施欠缺,传统的人工清扫方式严重制约农村保洁效率。”针对农村环境治理保洁存在的问题,翠屏街道办人大工委主任肖华旭表示,“要加强农村地区经费保障,增添现代化先进的环卫收集设施,增进环境卫生治理社会化服务推广。”
结合实地检查情况和会议审议的意见,执法检查组对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汇总,就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整改方向等作出要求,并列出涉及群众思想认识、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环境、市容秩序提质、完善投入保障等方面的详细清单。
交办+督办 全过程跟踪“动真格”
执法检查结束后,监督工作并没有完结,做好执法检查的“后半篇文章”,对提升执法检查质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会后,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第一时间将审议意见及梳理好的问题清单一并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求制定详细的整改工作方案,一个月内向人大常委会汇报落实情况、整改措施和具体时限,要求季度内完成整改。
人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是关键一环,但重中之重是在解决问题上画句号,真正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让法律制度的“牙齿”真正“咬合”。审议意见交办后,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问题清单,通过视察、调研、问卷等形式开展监督,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三个月后,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问题清单落实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实现执法检查监督‘闭环’,助推《条例》真正更好地贯彻落实。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区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赵四方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跟踪监督,直至所有问题全部解决落实,有效完成‘全链条清单式’执法检查的最后一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曹明伟
达州市达川区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