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日,广西兴安县的两个瑶族村民蒋军和潘奇斌,来到了猫儿山的黑山冲一带采药。

也不知道怎么的,两人在森林里转了一圈,突然就找不到出去的方向了,见天色渐黑,还有要下雨的迹象,两人就决定在“仙愁崖”凑合一晚。

为了方便第二天快点出山,蒋军和潘奇斌快速爬上了一棵大树,准备找找路在哪里。

可就在这时,远处的悬崖峭壁上,突然出现了几道诡异的“闪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好奇,两人又朝着悬崖边的森林走了一段路,待到拨开茂密的植被,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惊呆了!

破碎的飞机机翼、生锈的头盔和子弹壳、嵌在石缝里的螺旋桨、挂在树枝上的金属壳到处都是,中间还有一堆白骨……

这应该是一架飞机撞山失事了,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可究竟是谁在这千米高的悬崖上坠机了呢?

蒋军和潘奇斌被吓得魂飞魄散,带着满心的疑问,他们赶紧找到路离开了现场,并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广西兴安县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6日,兴安县博物馆的副馆长立即带了一支调查队到达了现场。

他们对这些“残骸”进行了仔细查看和研究,初步可以确定,这是一架外国的军用飞机,而且还是轰炸机。

看来事情不小,可能还涉及到了外事部门!

为了防止现场遭到破坏,副馆长反复地告知随行人员,千万不要随意翻动。几日过后,兴安县人民政府也颁发了相关通告,暂时禁止村民靠近。

接下来,兴安县人民政府就开始派人妥善收集飞机残骸和机组人员的遗骨。

在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克服了气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之后,搜查人员总共搜到了12件机身碎片、6挺重机枪、8支手枪、7叶螺旋桨、22个氧气罐、5块飞行员的身份标志牌以及一些飞行员使用的怀表和军用水壶等等。

其他的就是飞行员的遗骨,比如尺骨、股骨、足骨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查人员将这些送到了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准备开始鉴定。

一段时间过后,工作人员终于得出了几点至关重要的信息。

第一,飞机应该是在撞山爆炸后粉碎性解体,残骸散落在了峡谷之内。

第二,根据飞机标牌和发动机以及轮胎内部“MADE IN USA”标志可知,它是来自美国;

第三,飞机是在二战时期坠毁的,上面有10名成员,都来自著名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

最后一点是有依据的,因为搜查人员在研究机关炮的时候发现,它跟此前在桂林秧塘机场搜到的飞虎队B-24重型轰炸机的机关炮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知道的是,飞虎队是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从美国争取的“外援”,当时他们的任务主要就是拦击日军的轰炸机,保护滇缅路和中机厂所需货物的运输。

初期,来到中国的成员只有300多名,其中一百多人是飞行员,其他的就都是军械兵、无线电兵、后勤保障人员和医护人员等等。

1941年12月,当日本飞机进犯中国昆明时,飞虎队飞行员与之英勇对抗,最终成功击落了敌方的6架飞机,从此一战成名,日军也暂时不敢来犯。

那时,当地的老百姓和各家媒体都喜欢称他们为天上的“飞虎”。

次年,飞虎队相继在中国、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连续作战了7个月之久,总共击落了150架敌机,摧毁了297架敌机,牺牲了26名飞行员。

完成这些任务之后,飞虎队就又在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下解散,部分成员归到了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战斗机大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3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快要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为了尽快适应这一局势,美国陆军航空队就把一部分愿意留下来援华的“飞虎队”成员,编入了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

上半年,他们在印度卡拉奇成立了教练队,主要负责培训中国空军各部队。

下半年,他们又在广西桂林的秧塘机场,与中国空军共同建立了“中美空军混合部队”。

主要任务就是以桂林为基地,一边飞袭敌军占领的香港,一边从柳州机场起飞,轰炸日军停靠在台湾军港的军舰。

一直到1944年9月17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撤离,“飞虎队”成员才相继离开桂林。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哪支部队在这一期间意外坠落在了山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政府在获知广西猫儿山有美军飞虎队失事的飞机之后,就迅速向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通报了此事的经过,还交给对方一盘录像带。

很快,这件事便在美国掀起了一阵热议,各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而为了找出这架飞机失事的细节和真正原因,美国军方就迅速组织力量,跟中方一起,再次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搜寻工作。

从1997年1月开始,美方派出了专家组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中国,同行的还有路透社、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以及《时代周刊》等一些新闻机构的记者。

同一时期,广西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内新闻机构的一部分记者,也来到了现场。

只不过,为了保护现场不被破坏,一共只有8人被允许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美国专家用仪器对中方搜到的氧气罐、轮胎、鞋子、牙齿、身份牌链条等物品进行了仔细检测。几个月之后,他们又对坠机现场进行了彻底勘查。

从1998年9月开始到1999年9月底,中美方持续有派人过来,专家们的工作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美方一直搜寻着机组人员的遗骸,几乎是已经把每一个地方的碎石和碎沙都仔仔细细地筛选了一遍,哪怕是只找到一小节指骨,也要全部都带回国内。

一方面是为了告慰牺牲烈士的英灵和家属,一方面也能给社会一个交代。

等到确认现场已经没有留下缺憾,他们才相继撤离回美国,而从这时开始,所有的谜题也都一一被解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坠毁在广西猫儿山上的那架B-24重型轰炸机,隶属于二战时期美国第14航空队的375轰炸中队,机号是40783。

1944年8月31日下午4点半,他们奉命从柳州基地起飞,前去轰炸停泊在台湾港口的一艘日军军舰。

任务完成之后,机组人员正准备返航,结果中途却突然收到了柳州基地遭遇日机空袭的消息。

接到命令之后,机组人员迅速调转方向,改道飞往了桂林基地,可没想到,他们再也没能到达目的地,从此失去了音讯,就像是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由于中日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桂柳会战,战争形势太残酷,中美两国政府和军队都没有办法及时去调查。

而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从未停止过寻找失事的飞机和失踪人员,投入到其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少。

无奈B-24重型轰炸机坠毁的地方太偏僻,就在海拔1828米的猫儿山黑冲。

这里终日大雾,10米以外就看不清任何东西了,再加上有重重的树林遮挡,山路险峻陡峭,很少能见到人。

所以这架飞机的残骸,以及机组人员的遗骸,就这样尘封在了荒无人烟的大山里,整整5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飞机上总共有10名机组人员,他们的年龄在19岁到26岁之间,正是青春正盛的年纪。

他们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其中一位26岁的飞行员当时已经结婚,还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经常写信给在家乡等待自己的妻儿,还给她寄去了10名成员唯一的一张合影。

但是,最终他们的生命都截止在了那一天,而最后能回来的只有5个人的遗骸和永久性身份铜牌。

对于B-24重型轰炸机坠毁的原因,外界一直有很多种猜测。

有专家认为飞机飞到猫儿山时,可能是遇到了这里的磁场,导致飞机的导航系统失常,最终失灵。

因为有些山附近有一定量的铁磁矿石,它们不断向周围的空间辐射电磁波,就会对无线电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其次可能还是跟猫儿山的自然环境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者并不太具备说服力,因为专家们曾尝试带着指南针上山,中途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

至于后者,猫儿山曾被誉为是”山海经第一山“,呈北东——南西走向,最高海拔为2142米。

这座山上的气象瞬息万变,如果从山脚往上攀登,中途就会淋雨,如果站在高处望去,常常能看见烟雾缠绕在岭谷之间,就像是海浪翻涌。

猫儿山在春夏季节雾气最多,所以B-24重型轰炸机上的飞行员们,最有可能是在开到这里的时候迷失了方向,最终撞到了悬崖边,导致机毁人亡。

52年前,这些英勇无畏的飞行员们,与中国的朋友们一起抗击日军,52年后,中国人民发现了飞机残骸,将他们的遗骸和遗物交到了亲人的手上,让他们的英灵得以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纪念这10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飞虎队成员,1998年,在获得中央军委的同意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就在猫儿山的铁杉公园修建了一座“美军飞机失事记事碑”。

耗时40多天,投入了20多万人民币之后,记事碑终于建成。

而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刻写着B-24重型轰炸机坠毁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机组人员的姓名。

落成揭幕式上,我国国防部和外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和广西军区、美国驻华大使等重要领导都来到了现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

其实,当时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仍然较为紧张,但因为中国政府和军队尊重历史,依然对美国军人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美国再次提出来中国调查这一事件,中国政府从和平发展的战略考虑,还是同意了这一请求,并且提供了帮忙。

直到完成最后一批遗骸遗物交接仪式,这次调查才彻底划上句号。

相信从此以后,每一个来到猫儿山参观的人,看到这块记事碑,都会了解这段历史,认识这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