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全国各地稻谷成熟和收割的季节,广袤的稻田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景象,这正是“金九银十”这一成语的真实写照。

稻谷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拥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这段漫长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稻谷品种,包括稻(水稻)、黍(黄米)、稷(高粱)、粱(小米)等,这些通常被统称为“五谷杂粮”。

然而,可能不为众人所知的是,我国古代的“五谷”实际上曾包括六种谷物。其中一种因为极易受到病害侵袭,逐渐被人们放弃种植,从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种谷物就是“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菰是什么谷物?

菰属于禾本科菰属的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匍匐的根状茎和粗壮的根须,植株本身高大且直立,高度可达1至2米。菰的叶鞘长于节间,叶片肥厚并带有小横脉,整体植株外观与香蒲相似。

在我国,菰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

在古代,菰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其种子上。菰的种子较长,通常长度为1至2厘米,颜色为棕黑色,形状类似米粒,因此可食用,并被称作“菰米”或“雕胡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菰米”这个名字对现代人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它在古代我国的农业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菰米是我国最早的谷类作物之一,曾构成古代“六谷”之一部分,其种植和食用的历史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周代,一直持续到西晋时期,成为当时人们饮食中的主要粮食来源。

古代文献中有对菰米的详细描述:“菰生长在水中,叶片类似蒲苇。其苗带有茎梗,在秋季结实。古人将其视为美味佳肴。即使在饥荒之年,人们仍会采集菰米作为食物。”唐代诗人杜甫也在其诗作中对菰米赞不绝口,例如在他的诗句中写道:“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以及“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遗憾的是,这样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南宋之后逐渐退化为野生状态,并最终被人们放弃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啥菰会被迫弃种?

菰米的衰退和最终被放弃种植,主要是由于一种名为“黑穗病”的病害所致。黑穗病在现代农业中仍然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影响包括玉米、高粱在内的多种作物,导致这些作物无法正常结籽,或者结出的籽粒变形为灰包状,内部充满黑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菰也未能幸免于这种病害的影响。在健康状态下,菰会在秋季结出可食用的菰米。然而,一旦感染黑穗病,菰的生长就会出现畸形,无法开花结果。对于古代的农民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在当时,菰感染黑穗病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人们不得不选择放弃菰米的种植,这一选择标志着菰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菰米因黑穗病而逐渐被淘汰,菰这种作物却意外地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当菰受到黑穗病真菌感染后,尽管其无法正常开花结果,但其嫩茎却因真菌的作用而变得异常粗壮和肥厚,类似于竹笋。这种肥大的嫩茎不仅外观类似竹笋,而且同样适宜作为蔬菜食用。

因此,菰的种植用途发生了转变,从粮食作物转变为蔬菜作物。人们开始种植菰主要是为了收获这种特殊的嫩茎,这种嫩茎被称作“菰笋”,在民间更常见的名称是“茭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菰米目前的发展

在宋代之后,菰米在我国的种植几乎已经消失,仅在东北某些地区偶尔可见其踪迹。然而,在国际上,菰米却经历了复兴,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高端粮食作物。

对于经常网购的朋友来说,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一种名为“野米”的商品或许并不陌生。这种价格昂贵的“野米”,实际上就是我们熟悉的菰米。它是经过欧美国家的引进和改良培育后得到的新型菰米品种。

由于菰米的产量较低,加之多为进口商品,其在市场上的售价相对较高,通常价格不低于70元每斤,更高档的品种甚至可以达到百元以上。这种价格差异,让人不禁感叹,曾经被古人遗弃的普通粮食作物,在现代社会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高端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认为,既然菰米原产于我国,我们有责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掌握其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外依赖,降低成本,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农业文化遗产。

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尝试过菰米?您认为菰米是否具备种植的价值?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