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众所周知,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是在唐代才成型成熟并发展为诗坛主流体裁的。近体诗成型于初唐,成熟于盛唐,盛行于唐宋元明清数代,可谓经久不衰。即便到了现代仍有不少人使用。

近体诗常见的有四种体裁: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其中五言短促,出语往往简练明快;七律格律严谨,锤炼铿锵。唯有七言绝句篇幅短而句子长,多了几分婉转曲折,更加富有意犹未尽的情调。

唐代诗坛,七言绝句名家辈出,佳作不胜枚举。王昌龄、王之涣、李白、王维、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等都是负有盛名的七绝诗家。就连一向不善七绝的杜甫也于有数篇七绝名作,更是开创了论诗体七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相比于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七绝的成熟相对较晚。早在初唐王勃、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的时代,五绝、五律七律都已成熟规范。然而那时的七绝仍然音律未谐,常用对仗作结,很像是半截律诗,缺乏韵味。直到盛唐开元时期,七言绝句才渐入佳境。而标志着七言绝句走向成熟的便是开元宰相张说的这首《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诗人张说,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宰相,也是当时的文坛宗主。它曾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被封为燕国公,与许国公苏珽合称“燕许大手笔”。张说的诗大多是应制诗,后来被贬岳阳,作诗风格大变,颇多比兴,感物兴怀,渐入佳境。这首《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便是其谪居岳阳时所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诗如题,是张说好友梁六(梁知微)途径岳阳,诗人在洞庭山为其饯别所作。开篇一句写景比兴:“巴陵一望洞庭秋”!一望见“秋”,已有凄婉之意,仅仅简单的写景,不渲染、不着色,却如秋景映出满怀愁情,简淡而隽永。

第二句“日见孤峰水上浮”描写君山孤立于浩瀚洞庭湖之景。一个“孤”字足见诗人送别好友的心情之孤寥落寞。紧接着第三句有景入情,感叹“闻道神仙不可接”似是暗喻自己与好友被贬的贬谪之感,流露出若有若无的惆怅之情。意在言外,可见盛唐七绝的兴象风神。

结尾一句“心随湖水共悠悠”,言尽而意味无穷,与后来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同样的用意,情景交融,意境自成,令人回味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首诗空灵轻妙,意蕴隽永,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听之如在耳边却缥缈悠远,见之在眼前却触手难及。可谓是风致天然,已成盛唐气象。因而后世称赞此诗曰:摇曳生情,缠绵悱恻,不失诗人敦厚之旨,盛唐作者所以为正声也!

↓↓↓更多唐风宋韵,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