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的地下11米深处,随着盾构机“文华号”精准推入接收钢套筒内,由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北京地铁13号线回龙观西站至文华路站左线盾构区间隧道贯通。至此,区间双线全部贯通,标志着这项国内规模最大地铁既有线改造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是在既有13号线西二旗-龙泽-回龙观站区段,通过线路改造等将既有13号线倒“U”型线进行拆分,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型东、西横向线,形成13A线、13B线两条线路,两条线路具备互联互通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中铁二十二局施工的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06标段包含文华路站及回龙观西站至文华路站盾构区间。建设过程中,项目攻克下穿区间建筑物、管线密集以及车站周边环境复杂等多项重难点,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落实精细化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节点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龙观西站至文华路站盾构区间,双线全长1291.8米,线路最大坡度达到9‰,纵断面呈“人”字坡,盾构掘进先后下穿人车繁忙的回龙观西大街城市主干道,平行下穿和侧穿多条重要市政管线,施工面临从始发至接收长期穿越风险源的难题,且线路位于砂质粉土层,地下水丰富,地层敏感性高,施工难度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确保盾构区间安全掘进,技术小组邀请专家论证优化施工方案,进行全线空洞普查,坚持在全区间拼装多孔管片,采用“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加固土体,控制地表沉降及管片拼装质量,并创新应用“出土量实时监控”和“盾尾间隙实时测量”两项技术措施,精准、快速量测隧道出渣体积,保证了隧道动态压力平衡,精准掘进实现盾构“零失误”穿越施工。施工期间,建设者们还创造了单月掘进292环的佳绩。

此次贯通的盾构区间掘进正值夏季高温天气和“七下八上”主汛期,地下水头高且水压大,极易出现喷涌、涌砂、涌水等问题。为此,项目部多次组织研究掘进渣土改良、优化掘进参数,使盾构机智能创新“武装到牙齿”。“文华号”盾构机采用搭载AI技术的自动导向测量系统,将掘进方向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搭配BIM技术建立综合模型及工点精细模型,对盾构施工方案先行模拟并进行三维交底,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保障掘进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段内文华路站车站总长378.9米,基坑深17.4米,此前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据中铁二十二局项目负责人介绍,“文华路站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围护形式,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共计142幅,周边道路加密增设沉降观测点,严密监控地面数据。针对车站施工难点,文华路站引进超声波孔壁检测仪,采用水下超声测距原理,对地下连续墙成孔时的槽宽、槽深、垂直度等重要参数进行复核校验,确保车站基坑施工安全质量可控。”结合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文华路站仅用时13个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实现了首个顺利完成交通导改、首个进入围护结构施工、首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等“多项第一”,成为线路高效、安全的工程示范。

该项目作为北京智慧轨道交通的试点项目,建设者们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探索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人员智慧管理全覆盖。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采用AI、5G、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现场管理和安全隐患的有效管控。同时,项目设立了智能化安全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视频举例、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演练动画、施工安全的VR体验等多种举措,以科技赋能保障项目安全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坚持以改革深化提升和价值创造为导向,推行精细化管理,统筹做好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安全、优质、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获得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北京市应急演练示范项目、北京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北京市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多项荣誉。下一步,项目将全力推进附属工程施工任务,确保如期完成施工节点目标。

据介绍,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新建车站19座、新建线路约29公里,改造线路约34公里。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线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中关村软件园与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的交通压力,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中铁二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