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志愿军2》当中,有一个历史细节是导演只敢含糊其辞,不敢明说的。那就是志愿军在铁原保卫战之中,经历的那次大败。
是的,你没看错。
铁原阻击战之前,志愿军刚刚经历过最大一次失败。六十军180师,整整一个师遭遇美军机械化部队袭击,损失7000人的巨大损失。这次失败是如何造成的?我军为什么要在铁原打一场防守反击战?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美军换帅
在电影《志愿军2:生死之战》的开头,简单的讲述了李奇微接替美国五星级上将美克阿瑟的事情。
彼时,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敌军将战线再次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美、英、法等国对于是否再次越过三八线争的面红耳赤。
英、法等小弟生怕长期卷入朝鲜战争削弱本国实力,影响欧洲稳定,再次主张在三八线停火。
美国鸽派奉行的基本战略同样是“欧洲中心论”,亚太毕竟远在地球的另一头,美国的全球战略应该是“欧第一、亚第二”。
但是,美国鹰派和韩军则坚持应扩大朝鲜战争规模,继续和中国大打,建立“统一的朝鲜”。
就在鸽派和鹰派吵的唾沫横飞时,一个更加嚣张的声音喊了出来:“联合国不应该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
这个疯狂叫嚣的人,自然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他当着全球各国记者发表声明:将会把军事行动扩大到赤色中国的沿海和内陆基地。
这就意味着,老麦打算直接直接进攻我国东南沿海,甚至冲过鸭绿江进攻东北的企图。
此言一出,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老麦是不是疯了,要开打都不问我这老大一声?”
对于一个现任总统来说,这不仅仅桀骜不驯、大放厥词的问题,更是僭越了总统之权、替领导发言的问题。
更要命的是,老麦只是亲近共和党,老杜却是正牌民主党。
战争问题直接上升为党争问题。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共和党为了给老麦这边大造声威,又向媒体公开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麦克阿瑟和共和党一位高层,讨论蒋光头出兵的问题。
杜鲁门还是门清的,美军在朝鲜一共才5个师,万一战争扩大,就把后面的毛熊引出来就麻烦了。有资料显示,毛熊已经磨刀霍霍,含情脉脉的目光看向了日本。
美国内部几经争议并与盟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不扩大战争范围,稳步向北推进,待占据有利地位后,再与我国进行外交谈判。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鲁门直接撤销了麦克阿瑟侵朝总司令的职务,改任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则接替了李奇微第八集团军司令。
二、磁性战术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熟悉历史,以及很多看过电影《长津湖》的都知道,我军在开战初期依然保持了解放战争中依靠缴获的补给方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韩军既面又菜,还量大管饱,直接充当了“运输大队长”的角色。
1951年5月铁原阻击战前夕,韩军第3军团被我军打到全线崩溃,一口气逃出70英里(113公里)。
李奇微暴跳如雷之后下令:韩国第3军团,撤销建制,原地解散。
韩军用实力证明了,“棒槌”一词,实至名归。
但是,我军依靠缴获物资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在《志愿军2》中,李奇微和范弗利特尝了一口我军的炒面,很嫌弃的吐了出来。
这个镜头是有喻义的,我军补给线太长,给养运输困难是重大缺点。据美军回忆录记载:李奇微曾亲自坐飞机,到我军阵地上空侦查。
经过3次战役的较量和实地侦察,李奇微得出结论:他将其称之为“礼拜天攻势”,意思就是我军随身携带的补给,只能维持一个星期。
前3次进攻,都是韩国小兵在前面当炮灰,美国大兵在后面跟进。这一次,李奇微命令先锋大将范弗利特中将,采取步步为营,节节后退的方式,以每天20英里的速度后退,尽量避免跟我军短兵相接。
美军的优势在于远程火力猛,空中优势大,机动能力强。只要我军停止进攻,他们就黏上来。我们再进,敌军再退。
李奇微厚颜无耻地将其称之为“磁性战术”。在电影中,辛柏青看到的美国机械化部队原地掉头,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磁性战术的核心就在于齐头并进、稳扎稳打,职中保持提条连续不断地进攻线。一面促使我军消耗弹药,一面狂轰滥炸我军运输线。
毕竟,我军最擅长的就是穿插、迂回、近战、夜战。这一战术,李奇微曾经在第三、第四次战役中用过,小李认为这就是对付我军的最佳手段。
即便是在没有空军支援,后勤补给苦难的情况下,我军依然保持了极高的士气和极强的战斗力,已经将敌军反击到了三八线以南。
此时,前线部队已经面临病员大增、战斗减员的恶劣局面。更可怕的是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存在很大缺口,前线部队已经弹尽力竭,缺粮少衣、即便是军长每天也只有一碗炒面充饥。
步步后撤的敌军,销毁了一切可能会被我军缴获的粮食和物资。
彭老总敏锐地判断出李奇微正在酝酿一场,对志愿军的战略包围,我军三个兵团将会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李奇微发现我军北撤,立即衔尾直追。我军已经接到后撤命令,只好且战且退。这样一来,回撤部队就出现漏洞。
除了追击我军的部队,美一军已经已经开始向北铁原进攻;美九军向北金化进攻;美十军向北杨口进攻;企图彻底截断我军退路。
虽然志愿军司令部立即命令179、180、181,三个师赶紧后撤,六十五军、十五军、十二军等主力部队接应,9兵团做纵深防御,但是,边打边退的180师却落入了敌军的包围之中。
180师所在的六十军属于第三兵团,正是王近山、杜义德的部队。这件事后来在网络上广为人知,还是电视剧《亮剑》大火之后,以王近山为原型的李云龙事迹为原型,扒出来的黑料。
太多的营销号曾经唾沫横飞地讲过这段历史,老白在这里也不过多赘述。值得注意的是,180师失利之后,大将陈赓出任志愿军副总司令,稳定军心。
三、坚守14天
战场上,敌众我寡孤军被围的现场并不罕见。指挥得当,夜间突围,化险为夷的战例不胜枚举。
没想到的是,180师长看到敌军的坦克、汽车在公路开过之后,心态直接崩了。他的命令居然是:砸掉电台、烧掉密码,解散部队。一起后撤的179、181两个师根本找不到180师的被陷方位,无法救援。
导致的后果是,由于指挥不当180师大部分官兵牺牲或者被俘。艰难前来接应的181师,弹尽粮绝,伤亡惨重,差点也跟着栽了进去。战后统计,我军损失7000多人。
敌军乘胜追击,我军一旦战线失守,整个战局不堪设想。
铁原,同时出现在中美两军的视野中。
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冲,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占领的要地。
电影中《志愿军2》中,彭德怀打电话给杨得志:“就是把63军打光,也得要再坚守铁原15天”。至此,历史上63军最悲壮的一场恶战开始了。
负责指挥这场铁原阻击战的是军长傅崇碧,吴京在电影中的扮演不能说“完全都不像”,起码也是“一点也不像”。
战斗打响之后,朱一龙所在的189师阵地如同火海。敌军1小时倾泻炮弹4500吨。涟川到铁原一线,地动山摇,火攻冲天,烽烟蔽日。
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我军在山坡反斜面挖掘坑道,尽量避免我军伤亡。白天阵地丢了,一晚上就能夺回来。
在我军的拼死抵抗下,美军的攻势被有效遏制。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打了整整14天,63军损失惨重,伤亡两万多人。朱一龙在本片中所在的188师,入朝之前为2700人,铁原一战仅剩266人。
军长傅崇碧同样身受重伤,严重昏迷。大战结束第4天,傅崇碧才苏醒过来。见到彭老总第一句就是:“我要我的兵”。
在场的所有人,泪如滂沱。
相比电影中,吴京站在小楼洞中,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相差甚远。战后统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场战役中同样损失惨重,付出了伤亡两万多人的巨大代价。
相比电影《志愿军2》,真正历史上的铁原阻击战更加恢弘磅礴。铁原阻击战的胜利,迫使美国对志愿军的战斗力进行重新评估。
铁原战役后,五角大楼不得不命令“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御。1951年6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知李奇微,称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要求他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停战谈判。至此,美军再也不敢制定全歼志愿军主力的作战计划。
至此,抗美援朝第一阶段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