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69字,5图
阅读预计:5分钟
婆罗门(Brahmin),印度教种姓制度中的最高阶层,也是印度社会中最古老、最尊贵的种姓之一,被认为是“生于口”的群体,负责古代印度的宗教祭祀和教学工作,被视为知识和宗教的守护者。
在古代印度,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只有婆罗门有权负责执行宗教仪式、祭祀、诵读和教授《吠陀》经文,被视为神与人之间的媒介,并控制着知识的传播。
在某些时期,婆罗门享有特定的法律保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免除刑罚。在《摩奴法典》(Manusmriti)中,明确规定了婆罗门的特权和义务。
法典第8章提到:“一个婆罗门不应因偷窃而被杀,即使他犯下罪行,他也应被宽恕。”
在当代印度,种姓制度也根植于印度的社会中,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数据,婆罗门约占印度总人口的5%。
婆罗门家族也往往通常通过家庭血统和宗教仪式来确认自己后代的婆罗门身份。
许多婆罗门家庭保留详细的族谱,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和祖先。
婆罗门的孩子在童年时期也会接受一种名为“神圣绳子仪式”(Upanayana)的宗教仪式,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婆罗门。
当代的婆罗门虽然没有了古代的诸多特权,部分却也依然在某些方面保持着优势。
例如,由于大多数婆罗门家庭依然重视教育,教育方面,婆罗门整体的文盲率较低,学历也普遍高于其他种姓,许多婆罗门在科学、技术和政府部门占据着重要职位。
然而,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对婆罗门的传统优势产生了挑战。
一、平权政策
现今的印度政府实施的平权政策(如预留制、保留制),本意是旨在纠正历史上的社会不平等。
通过为低种姓和部分少数群体保留一定比例的教育和政府职位机会,确保他们能获得社会和经济上的提升。
这种政策虽然提升了其他边缘群体的机会,却也限制了婆罗门的受教育机会和公共部门的就业机会,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当代的印度,部分婆罗门孩子无法完成基础教育。在部分地区,婆罗门学生的辍学率极高,其中在5至18岁的年龄段内,有44%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中断了学业。
二、社会态度
此外,印度社会对于种姓系统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种姓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社会对婆罗门传统优势的批评和反种姓歧视情绪也在增加。
这种社会观念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婆罗门在社会上的传统优势空间。
三、经济贫困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处于社会的顶层,拥有着社会上最好的资源和富足的生活,但当今的很多婆罗门却正经历着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传统依赖宗教和仪式的职业逐渐减少,在传统职业无法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很多婆罗门不得不转行从事低技能和较低收入的工作,如人力车夫和家庭佣工,有时甚至需要乞讨来维持生活。
即使是那些能够继续从事宗教职业的婆罗门,也常常面临经济困难,
在安得拉邦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婆罗门家庭的平均收入远低于其他社会群体。甚至在该邦,75%的家庭佣工和厨师是婆罗门。
婆罗门的这些就业困境不仅限于低端职业,即便是在现代的就业市场和职场上,那些能够从事高端职业的婆罗门,如法律和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可能因为种姓系统的长期影响和社会保留政策而面临职业上的障碍。
笔者曾经在印度的理工名校印度-理工学院交换学习过一个学期,其中就有学生分享过这样一段话:
“在我们印度,现在为了平权,会给那些低种姓和社会底层的人预留很多的位置,比如,你明显比另外一个人优秀,但可能他因为这个预留制度可以进入这所学校,但你就不可以,即使你的能力更强,进入学校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综合看下来,虽然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曾享有较高的教育和地位,被视为教育和精英阶层,但如今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变迁对他们的生存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他们在教育和就业市场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困境,这些挑战与经济转型、社会政策以及公众态度的变化紧密相关。
时代的洪流一去不复返,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社会,也是印度诸多婆罗门需要跨过的一道鸿沟。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