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中苏两大强国爆发珍宝岛冲突,中国在这次冲突中损失较小,占据上风的同时也震慑了苏联方面的气焰。但其实名为两大强国,苏联当时是超级大国,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整体国力与这位北方强邻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爆发全面战争,那吃亏更多的很可能是中国。既然如此,为什么我方对于苏联的挑衅还如此强硬地进行回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发生冲突的地带位于我国东北边境。苏联当时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东西国土极为狭长,这其实是对苏联不利的地理因素。因为该国东部地区不发达,气候寒冷并且补给困难,苏联的东西国防实力是不均衡的。在东部边境发生冲突,我方进行增援并取胜的概率都会大大增加,这是从现实角度来看的。我军敢于在珍宝岛一事上硬碰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东北地区能够进行快速反应,即便与苏联这样的军事强国发生冲突,也完全可以不落下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俄国在历史上就曾吃过这种亏,如20世纪初期的日俄战争,国力再强,也很难兼顾狭长领土,局部战场上未必占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原因,事发在1969年,此时中国的两弹一星建设在聂帅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搭载核弹头的导弹,以及原子弹、氢弹都已经先后研制成功,人造卫星也即将在1970年完成发射。69年珍宝岛冲突前后,我国的军工科技力量已有很大提高,带来了抵御外敌的自信,这也是我军面对强敌却毫无畏惧的重要原因。双方同为拥核国,尽管苏联的核辐射能力比中国更强,但一旦爆发核战,结果同样是苏联承受不起的。中国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核反击能力,苏联是中国的近邻,真正动手是需要三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是双方的客观条件对比。1969年,苏联已经建国四十余年,成为世界一极,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民生水平都远远强过同时期的中国。当时中国虽然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经过自然灾害和一系列政治环境的变化,并不处在一个很好的条件之下,整体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苏联的国内环境远远好于中国,越是这样越容易背上包袱,一旦双方爆发全面战争甚至核战,苏联所失去的远远超过中国。打这样一场战争的代价太大,如此情况下我国能够把握住对方的心理短板,在可控的范围内发生军事冲突,并不一定会演化为全面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点,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为了准备可能的军事风险,在北部边境三个主要作战方向屯兵,针对苏联这个强敌已经在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大量修筑防御工事,防空洞遍布各大中城市,对于空袭甚至核战都有了长时间的准备,这种心理作用也是明显的。我方对于中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早有预期,所以1969年采取行动时极为果断利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中国国内有防御体系,就连对苏的反击战略都已经制定了。一旦苏联大举入侵,我军也有可能北上反攻到苏联境内。如上文所述,苏联上下所能承受破坏的心理底线远远比不上中国,轻易不会将冲突演化成全面战争。这也看出了主席决策的高明之处,能够击中对方的软肋。其实当时中国面对的困难还是很大的,因为69年中美关系并未缓和,在国际上中国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缺少用来与苏联制衡的外部力量。即便如此,中国从上到下依然十分硬气,敢于对苏联的挑衅说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当时也并不是“愣头青”,不惜一切代价要硬刚苏联。在珍宝岛事件之后不久,西北边境发生了铁列克提事件,中国在对苏态度上并不像之前在珍宝岛时那样强硬。这其实也是大国间的一种平衡,使苏联在短期内不再有大规模入侵的打算,可见当时领导人的大局观和战略博弈能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