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患者入院时,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还有左上臂、手指等有多处创伤,同时还伴随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表情淡漠。”10月6日0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外院转来的多处创伤急危重症患者。医护团队多学科合作,抢救近12小时,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6日凌晨,医院值班领导和医生到达现场。医院供图

10月6日0时,一则外院的转院通知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人员严阵以待,要接诊抢救一位外院转来的多处创伤急危重症患者。

接到转院通知后,医院值班领导章遐义副书记立即赶到急诊科现场,医院医务处长、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立刻协调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心外科、介入血管外科、胃肠外科等各科室的医生严阵以待,抓紧研判该患者病情。

王继勇向记者表示,面对如此危重的情况,医院急诊科火速开通严重外伤绿色通道,各科室人员紧密协作,予以生命体征监护,包扎止血,完善各项检查检验,影像科紧急增强CT检查,ICU病区做好救治病人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6日凌晨,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医院供图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最主要的失血部位位于左侧颈部,且还考虑到出血压迫气道引起窒息,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春桥立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行手术探查,先处理患者颈部伤处。

李春桥告诉记者:“当时患者伤处很接近气道,还牵扯到面部血管、神经等,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大出血及神经损伤,手术也有一定难度,一定要细致且高效,很考验医生的操作经验。”

“缝合、止血……我这边差不多了,抓紧时间处理别的地方的伤口。”抢救室里的各科医生都屏息凝神,看着李春桥高效且细致地缝合止血完成后,紧接着胃肠外科的值班医生罗立杰和关深元,结直肠外科的值班医生彭耀辉接手完成膈肌止血修补。

这场生死急救持续到上午9时,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手外伤与创面修复科的医生黄培镇继续接力在现场处理手部伤情,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处理着患者的胸腹部伤口,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周忠信一直在手术室内监测患者的情况。

上午11时,所有治疗结束,患者被转移到了ICU病房观察。

“当手术完成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欣慰与如释重负。”李春桥回忆着现场的救治细节:“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近12个小时的救治我们都在现场坚守着,太不容易了。是团队的通宵协作救援才为这位患者争取了黄金救治时间,我们成功地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这是对我们所有医生努力的最好回报。”

一场通宵抢救后,当记者联系两位现场医生时,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和看诊。“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随时待命,患者的病情不会因假期而停止。因此我们始终保持警觉,要做好健康保障工作,通力协作,随时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

10月6日19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春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医院多学科通宵接力抢救,该患者目前情况较为稳定,术后已转入ICU,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各项指标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仍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