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进程的图像记录。古往今来,很多艺术家借国画抒发爱国情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文化传承名家谈”融媒会客厅策划推出“赤子丹青——艺术名家访谈”节目。邀请住济艺术名家,讲述与新中国同行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抒发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为时代立传的赤子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家里,保存着舅父于希宁先生的一幅大字书法,上面写着“国花与我同呼吸”。“他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完全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最感人的地方。”沈光伟说。作为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家,于希宁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绘画当中,表达出极强的人文色彩,表现时代、民族和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赤子丹青丨沈光伟:忆于希宁先生的国魂、人魂、画魂

于希宁先生的座右铭是“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三魂”,指的是画魂、国魂和人魂。“就是你的情感,跟画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以及国家的命运,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别人才会从你的画中,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家国情怀。于老一生都在遵循这个东西,追求国魂、人魂、画魂的统一。”沈光伟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光伟与于希宁先生雕塑合影

于希宁先生的这种品格和情怀,与他早年的人生经历也有密切关系。于希宁少年时有一位西画老师叫张眺,就租住在于希宁家的过道里。张眺曾经在杭州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油画,曾担任“左联”“美联”的党团书记,是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美术界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被誉为“左翼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张眺在上海参与新文化运动时,李可染曾受教于他。1927年,张眺在潍县广文中学教授西洋美术,他的革命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于希宁。后来,于希宁考入上海新华艺专继续深造,得以接触聆听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的演讲,极大的开拓了文化视野和思想维度。文艺界进步思想的启蒙,使“美术救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他内心中扎根。

于希宁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1937年回到山东以后,开始是回到家乡潍坊,参与同志画社的一些活动,他的老师丁东斋是同志画社的领导者。当时的地方文人都在里面,就是一个民间社团,演一些抗日的剧目,像《放下你的鞭子》等,表现知识分子抗日的热情,对侵略者入侵的一种悲愤与反抗,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前途的忧虑,后因引起日伪的注意,于30年代末转至青岛教书。到青岛后,他的画落款就签作“平寿外史”。于希宁刚去青岛的时候当过小学和中学老师,后来在山东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作绘图工作。那时候农学院没有美术系,就在园艺系画各类花卉植物,用作教学方面的挂图标本。潍县比青岛解放得早,有很多地下党的工作者从潍坊来到青岛活动,丁东斋的女儿女婿都是当时重要的地下党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于希宁画展”在青岛举办(右二为于希宁)

“青岛解放前夕,于老与一帮进步青年经常聚集在一起,画漫画,写标语,散传单,接受和传播进步思想,迎接青岛的解放。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采访文章——《于希宁与山大》,就是当时于老在山大农学院期间的一些经历。”沈光伟告诉记者,这期间有一件事让于希宁终生难忘。“青岛解放前夕,于老到张鹤云那里,见他正伏在地上画毛主席像,是一张很大的油画,画布是白床单接起来的,那是他第一次见毛主席的画像,印象极深。庆祝青岛解放大游行时,大家抬的就是这幅毛主席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于希宁画展”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前排左四齐白石,左五黄宾虹;后排左四于希宁)

这些青少年时代与革命进步人士的接触以及革命思想的启蒙,对于希宁的艺术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随着人生阅历的日渐积累,厚植为作品中浓厚的家国情怀。“其实,你现在想想,每一个大艺术家,你从他的艺术创作中都能感受到这种家国情怀。李可染立志要‘为祖国山河立传’;李苦禅提出‘所谓人格——爱国第一’;傅抱石最重要的一些代表作,如《江山如此多娇》《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乾坤赤》等,表现的也都是山河巨变,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沈光伟,对舅父以及其他国画大家艺术创作中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希宁《端午怀屈子》

于希宁先生说过一句话,让沈光伟听了很感动,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个画家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以前画画就是个手艺,就是用来吃饭谋生的。像黄宾虹这样的大画家,都是布衣终生,生活上非常简朴,现在好像艺术值钱了,画家也受人尊重了,实际上是时代的原因,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祖国和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希宁《全是雪精神》

“一个艺术家,一个知识分子爱国是最重要的。这在于老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爱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国家,感恩人民的养育,并用一生的努力来践行。”沈光伟回忆,无论国内发生了什么大事,于希宁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应该做什么。非典时期,于希宁将装裱好的10余幅画送到他任教的山东艺术学院,委托学校领导送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抗洪救灾时,他将平时的积蓄20余万元,捐给灾区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希宁《明湖之夏》

“于老经常说自己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能有今天,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感谢人民。一切都应该反馈给国家,反馈给人民。”1987年,于希宁把家里所有的房子都捐给了家乡,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激励亲戚晚辈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未来,不要去贪图前辈留下来的东西。于希宁对家族中晚辈的要求都很严格,教育他们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不能投机取巧,不能不劳而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希宁晚年在家中创作

从“生活”到“课堂”到“社会”,是于希宁作为一位艺术家、教育家贯穿和实践一生的三点一线。他擅长画梅,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梅花那种倔强性格和傲骨精神,表达的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尊严。他在梅花人格上、精神上突出国家意识,突破小我的情调,将人魂、国魂寄于画品,实现了艺术品格的升华。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体现在作品和行动中,他用强烈的爱国心将艺术与国家、人民和民族文化融在一起,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魂共一心”的座右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