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也越来越多,今年,肥城市秋粮面积达到65.1万亩,预计10月8日前可完成收割工作。粮食高产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粮食又丰收喽!今年亩均产量近750公斤,打破了我种粮以来的产量记录。”在肥城市新城街道,37岁的种粮大户荆海军在田边等待收割机完成最后50亩玉米收割。

望着眼前一片金黄的田野,荆海军的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从扛着锄镰䦆锨给庄稼打药追肥,到驾驶着“敞篷式”拖拉机帮着老百姓夺麦争秋,他用智慧和汗水,用拼搏和奋斗收获着青春梦想。

农村出生的荆海军从小便对土地有着极大的热爱,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毅然回到农村创业。先后做了种子推广、农资经销,2009年成立肥城市金丰粮食专业合作社,从此踏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我们合作社坚持科技化、创新化、绿色化的农业发展理念,围绕着粮食生产全环节,依托合作社现有的高端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了粮食从耕种防收运烘加储销全生产环节的农业服务。”荆海军说。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金草帽全国基层农技专家 ”“全国农化服务风范人物 ”“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在合作社智慧农业数据服务中心展厅里,满墙的荣誉彰显了荆海军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多年耕耘和满满收获。

展厅内,一架单旋翼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架飞机是我们合作社在2012年购置的泰安市第一架单旋翼无人机,那时候相当于一辆‘帕萨特’。”荆海军指着它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与创新,是他实现粮食高产的重要“秘诀”。如今,合作社在高端农业机械装备的投入达到近1200万元,其中拥有植保无人机50多架,实现日植保作业面积达到近万亩次。

“以前背个喷雾器打药,一天撑破天也就打一二十亩。现在有了这个无人机,作业一天能打500至600亩,是传统人工打药的20到30倍,不光省工省时,还省药省水。”新城街道沙沟村村民张传金高兴地说。

现代农业添翅膀,开着飞机种田去。荆海军先后在肥城市与40多家农机合作社、100多家家庭农场、200多家种粮大户签订植保托管协议,搭建起了县、乡、村三级一体服务体系,打通了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

在肥城,像荆海军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很多,他们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用科技和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底气和希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片片丰收的田野。

谈起未来的发展,荆海军信心满满,他表示,要走出去多学习取经,不仅要把粮食种得更好,想方设法提高种粮的附加值,还要让更多农户在种粮中尝到更多甜头,在金色田野中收获幸福。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肖明媛)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