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娱乐化的新媒体平台上,文物鉴定的严肃灰色外壳正在被瓦解与消融,而观众作为内容需求者的角色则愈发明显。」

最近,博主“听泉鉴宝”频频登上热搜。作为一位鉴宝博主,他以其风格鲜明的直播风格在各大平台广受喜爱。

网友们根据博主的鉴宝习惯,生动总结了鉴宝流程。

下去沉淀吧(假货);近一点,翻过来(有点像真的);哪里弄来的(基本已开门) BGM:life style (很开门) ,春庭雪(特别开门);宝贝接下来准备怎么处理(试探是否传递);传递(笑脸发图片),不传递(垮脸,去沉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总结鉴宝流程)

由于平台规则的限制,主播的直播间运行中充满了躲避违禁词的“语言艺术”。不仅有“沉淀、传递”,更有形容钱财的“馒头”、形容产品价值不高的“泡面”等等新奇词汇。

于是,在平台规则和线下交易需求的交织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风格奇异的鉴宝直播间。博主用充满戏剧化的表情,应对直播间中出现的行迹各异的连麦藏宝人。

趣味性:文化情绪调动

回顾以往的鉴宝类节目,文博类节目往往被冠以“严肃”的标签。前些年的《国家宝藏》等新兴文博类节目虽然将文物娱乐化,并进行了故事化的叙事和处理,让众多年轻人们感受到了文物的独特魅力。

然而,实时类型的鉴宝内容始终未产生庞大的传播力。

“听泉鉴宝”的爆火,与其自身的人设和直播方式密不可分。传统古玩行业,由于其知识摄取和实践要求的高门槛,往往离一般受众较远。

博主主要涉足的钱币行业,与普罗大众生活日常密不可分。中国人“藏金存银”的储蓄传统,使得金银硬通货的存世量庞大而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泉鉴宝”连线银元藏家)

经典的鉴宝类节目,对我们来说更多像是内容消遣。火极一时的电视节目们,如《寻宝》《鉴宝》《一锤定音》等等鉴宝节目鉴别形式各不相同,但是节目的市场要求和筛选机制决定了一般藏品的出现可能不高。经过海选筛选后的藏品,戴上了“精品”“文物”等等严肃词汇的帽子。

同样的,趣味类文博节目同样面临着文物筛选的问题。在筛选过程中,选取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型的文物,是节目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符号类的文物同样对应着较为庞大的观众群体,也就意味着相对稳定的经济回报。

金银钱币所带有的普及民众的属性,使得博主的连麦需求急剧增加。博主本身的直播风格虽然有时涉及戏剧夸大因素,但总体仍不乏幽默风趣。

博主面对不同连麦观众的表情调动和情绪反馈,使得收看体验极具喜剧效果:面对“传递”与“不传递”的藏宝人的态度改变、面对男性藏宝人和女性藏宝人的语气差别、个人身世经历的渲染与疑惑,都在营造着其本身特有的直播效果。

藏品估价的气氛渲染,使得观众对“猛货”的期待愈发加强。优质藏品出现后由博主放奏而出的BGM《梨花香》和《Life Style》,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估价范围,这被观众戏称为“《梨花香》只打高端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主面对珍贵藏品)

趣味情绪的调动,是博主“有活儿”的鲜明见证。然而,仅仅具备“梗”,并不能支撑起鉴宝博主的存在合理性。

民族性:历史厚度的反身呈现

收藏品的价值独特,即来源于其稀少存量与文化内涵。

文物存世的鲜明要求,对于民族情绪的形成和培养必不可少。

莫里斯·哈布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提出:文化记忆是由群体共同建构的,文物是这种记忆的物质载体。线上鉴宝通过展示、解读和考证历史文物,则可以将隐匿的文化记忆重新唤起,并催化观众的集体记忆。

文物不仅代表着历史,也承载着民族的情绪与倾向。文物作为民族身份的符号,在文物鉴宝内容的盛宴中再次被塑造,被熟知,并起到民族凝结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城风景图)

一言九鼎的君子之器,联结世俗权力与神权;蜿蜒绵延的万里长城,诉说民族与历史的交锋和融合;丝绸之路大漠中,自有敦煌飞仙神佛;“君子比德与玉”,谦谦君子,更在如意之中。

鉴宝博主的媒介意义,更多在于打破界限。

梅洛-庞蒂曾提出“我的身体同时是观看者和被看者。注视一切事物的,也能够注视自己,并因此在它所看到的东西当中认出它的能力这个‘另一面’。”梅洛-庞蒂强调的内容呈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点。观众作为个体的反身性,是直播过程中异常鲜明的特点。

在直播互动中,观众在观看鉴宝的同时,其本身也在感受鉴宝过程的价值判断和内容诉求。

文物在历史进程所经境遇,在被观众们观看后,再由他们进行情绪和言语的外化。举例而言,面对在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交界的动荡时期流落至国外的国宝级文物时,观众们由衷抒发的愤怒与惋惜情绪。

实时弹幕则可以让观众们进行即时的实时讨论。实时性的情绪宣泄,为博主的氛围营造打造了天然有利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评论)

泛娱乐化的新媒体平台上,文物鉴定的严肃灰色外壳正在被瓦解与消融,而观众作为内容需求者的角色则愈发明显。

在线上鉴宝的过程中,博主与观众进行着一场互动再创作活动。在这场交互活动中,视觉主体的反身性不断放大,观众不仅仅从节目中看到了自己,还在交互中看到了彼此对望着的他人。

因而,民族性的独特呈现,是鉴宝博主的内容的内核。在家国民族感和观众投射的反身性交织之中,鉴宝博主以自身为媒介,呈现并将民族意识隐含于日常活动中。

博主的风格化呈现,使得民族意识更加深入日常生活。“我们都不收某国的东西,一起把它价格打下来”,“致敬民族收藏家”等等言行,将家国情怀通俗化呈现。

跨境连线中,还有身在异乡的网友邀请博主“线上捡漏”,来满足“文物回国”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连线海外淘宝)

在趣味外表与民族内核之外,线上鉴宝同样面临着隐含的法律边界问题。

边缘行走:“正能量”的边界?

由于文物的特殊性,线上鉴宝同样面临着法律边界的问题。

在鉴宝博主的直播切片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正能量”的内容争论。

直播过程中,由于连线观众的不可控,一部分违法文物或者实物会在线上显露。平台审核也需要在违规内容出现后,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理。

我国文物法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不得私下买卖和转让。因此,线上鉴宝同样面临着相关法律的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连线恶搞)

博主面对连麦的不法分子时,时常强调的“正能量”言行。实际上在把握着道德与法治的边界。

面对保护动物制品和珍贵文物时,劝告“捐献”与警告“很刑”的举止;面对边缘物品试探“是否祖传”的敏感度,面对可交易收藏品的合法寻求……来源于博主对文物法律边界的把握。

平台在相对模糊领域内容的呈现中,则需要更多的法律考量。博主个人的行为往往不具备强制性,媒介法规与线下结合的紧密度更需要平台依据相关法律对平台内容进行严格把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法发掘分子连线主播)

民族学家格尔茨认为,文化通过象征来解读世界。在文物鉴定直播的过程中,文化通过文物的象征意塑造了更凝结的民族意识,从而构建出更加立体的符号象征,使得其他文化得以通过文物了解其隐含的文化含义。

文化表征与法律张力,在直播鉴宝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在媒介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应积极体验古玩文化的建构过程,营造更凝聚的文化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