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战地狙击手
在我国的军队体系中,“两杠四星”代表着大校军衔,那是军人荣誉与责任的一种象征;而勋表,犹如军人的勋章履历,每一排都镌刻着他们的英勇事迹。祁发宝,这位肩扛两杠四星、拥有六排勋表的军人,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热血、忠诚与牺牲的壮丽史诗。
当我们提及“一等功”这三个字时,心中往往会涌起深深的敬意。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一等功似乎总是与“烈士专属”的概念紧密相连。我们的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浮现出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在战斗或危险任务中英勇牺牲的英雄形象。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一等功,是对军人在战斗、军事行动或者其他特殊任务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一种极高肯定,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牺牲这一悲壮的结果。
2022年7月15日的《新闻联播》上,有一位军人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他就是祁发宝,大校军衔在肩,那两杠四星闪耀着他多年的军旅荣光。一头干练的寸发,彰显出军人的利落与果敢。副师级的身份,也足以证明他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但这些都不是他备受瞩目的关键所在。他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明星,是因为他背后那段足以被写进教科书的传奇经历。他,是“活着的一等功臣”,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中国军人,每一位都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而边防战士们,更是值得我们深深铭记于心。他们所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祁发宝所带领的边防官兵们,就坚守在我国的阿里高原。
阿里,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环境之恶劣超乎想象。常年呼啸而过的七八级大风,如同无情的巨兽,肆意地在这片土地上肆虐。空气中含氧量极低,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在这样的环境下,祁发宝带领的队伍承担着长达十几公里的艰苦巡逻任务。他们的巡逻路线,蜿蜒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脚下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身边是呼啸的狂风,而他们心中,却怀着对祖国边疆的无限忠诚。
中国和印度一直以来有着明确而准确的边境协议,多年来,双方在边境地区维持着相对的平静。然而,这种平静在2020年被打破。从当年4月份开始,印方的举动开始变得异常。他们越过边境线,进行道路桥梁等设施的修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两国的边境协议。而且,印方还有改变我国边境管控等不良企图,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得两国边境的形势逐渐升温,紧张的气氛如同乌云一般开始在边境上空聚集。
到了6月份,印方的行为愈发过分,竟然出现了越线挑衅的行为。中国军人,向来是有血性、有担当的。在现代社会,和平解决争端是国际社会最为认可的方式,而祁发宝团长在以往面对类似情况时,也有着通过谈判交涉来解决问题的惯例。
于是,祁发宝团长仅仅带着几名战士,向着外军所搭建帐篷之处出发,去进行谈判。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带着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外军像是早有预谋一般。当祁发宝团长到达目的地时,外军突然开始摇人,大量的外军迅速聚集,企图用人海战术来逼退我国的边防战士。
此时的祁发宝团长,前方面对外军来势汹汹的庞大人群,后方就是祖国的神圣土地。他深知,自己和战友们一步都不能后退。对于他们来说,守护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是他们至高无上的使命。面对那些手持钢棍棍棒、满脸不善的外军,祁发宝团长和他的战士们没有丝毫的畏惧。
祁发宝团长张开双臂,那坚实的臂膀如同钢铁铸就的屏障,阻挡着外军向我国境内的进犯。他一边坚定地喊话交涉,试图让外军认识到他们的错误行为,一边灵活地游走,想要占据有利的地形。可是,那些外军却丝毫没有停止自己恶意行动的意思,反而朝着我国战士发起了凶狠的进攻。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身为团长的祁发宝毫不犹豫地率先冲进人群。他们没有携带武器,只能凭借着自己的铁打双拳,去对抗那些来犯之敌。祁发宝团长在最前端,顽强地抵挡着外军的猛烈攻势。与此同时,营长陈红军迅速联系援军前来支援。在抵挡外军攻击的过程中,祁发宝团长的头部遭到了重创。一瞬间,鲜血染红了他的面庞,但他依旧毫不退缩,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硬顶着那数名外军的攻击。
营长陈红军看到团长受伤,哪还顾得上许多。他立即带领战士们突入重围,去营救祁发宝团长。年轻的小战士陈祥榕,拿着已经破烂不堪的盾牌,毫不犹豫地冲向前线,为众人争取营救团长的宝贵时间。负责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放下手中的设备,一并冲向前线加入战斗。
在这支边防队伍里,有着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在对峙时,干部要站在前面,战士要站在后面;吃饭的时候,战士没有打满饭,干部就不会端碗。这些规矩,体现出的是他们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是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外军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涌来,他们发动了“石头雨”、“棍棒阵”,一块块石头、一根根棍棒朝着我国战士们迎面砸来。祁发宝团长、陈红军营长、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他们几人就像屹立在狂风巨浪中的礁石,毫不退缩,正面承受着这一切。
就在他们几人顽强抵抗的时候,援军终于赶到。外军失去了人数上的优势,顿时溃不成军,狼狈地逃窜回自己的国土。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年仅18岁的陈祥榕,在这场边防斗争中英勇牺牲。他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他所热爱的边疆土地上。营长陈红军、战士肖思远也都在抵抗外敌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除此之外,在支援部队前往战场的途中,由于速度要求快,一位战士在渡冰河时发生了意外。王焯冉为了救队友,不幸意外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对祖国的忠诚,什么是军人的担当。
团长祁发宝在头部遭受重创后,昏迷在了战斗之中。在他失去意识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大脑仍然处在应急状态。据救治医生所说,祁发宝在没有意识的这几天里,双手双腿仍然在不停地挥打,仿佛还在战斗之中。他的伤势非常严重,经过了好几次转院,才终于苏醒过来。
而他苏醒之后,脑海中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敌人是否被打退,自己的战友是否安全。当他得知陈祥榕等人牺牲的消息时,他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那是一种失去战友、失去兄弟的巨大痛苦,这种痛苦如同锋利的刀刃,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这起加勒万河谷事件结束后,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当时年仅18岁的陈祥榕所写下的战斗口号。他在牺牲的时候,一直趴在营长陈红军的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营长。而陈红军再过四个月就能成为一名父亲,他却永远无法看到自己孩子的出生,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
王焯冉早在出发支援前,就已经给家里人留下了告别信。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肖思远的16岁弟弟,时常会梦到自己的哥哥,并且发誓要在18岁的时候继承哥哥的精神。在这片高原上,虽然氧气稀缺,但战士们的精神却无比饱满。祁发宝团长带着牺牲战友们的意志,仍然坚守在边防团团长的岗位上,继续守卫着祖国的疆土。
他们的英勇事迹,如今已经被写入新版教材。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表彰,更是为了让后代们铭记这些英雄们的奉献与牺牲。在2022年,“卫国戍边英雄团团长”祁发宝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与他的两杠四星大校军衔和代表着副师级的四排勋表相比,他头上那道疤痕仿佛更加耀眼。那是他英勇战斗的见证,是他对祖国忠诚的印记。
祁发宝等人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面对人数占极大优势的外军毫不退缩。他们张开双臂,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边疆。这种勇敢,并非是盲目的冲动,而是源于他们对祖国深深的忠诚和担当。祁发宝在中印边境驻守了27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边疆事业。他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敬仰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无畏的牺牲,什么是永恒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