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太原战役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全山西人民的解放。但是摆在山西人民面前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阎锡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锡山常年盘踞在山西, 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尤其是在1947年以后,解放军对国军的战场主动性已日益明显,解放军的战略反攻阶段开始。在山西,阎锡山的五台老乡徐向前也正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经历了运城、临汾、晋中等几个回合的较量以后,阎锡山的军事力量被逐步消灭、瓦解,其剩余的军事力量也捉襟见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徐向前率领的8万解放军正逼近并合围阎锡山的总部,太原已沦为"赤海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锡山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丝毫不打算投降,他要死守太原。 阎锡山为了更好的防守太原城,在太原四周、城垣及城内街区构筑了密布的碉堡,太原因此得名"碉堡城",太原的堡垒防线也被称为"百里防线"。累计修了5600个碉堡,号称要以"火海"对"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中共华北和晋绥等解放区的党政机关、民兵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太原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保障前线物资供应,解放军进行了充分的战役后勤准备。华北第一兵团后勤部在成立后,与晋中军区支前司令部和地方党组织互相配合,共同筹集战役所需的各种物资,保障战役的后勤供应,同时还动员了解放区大批民众参与支前。

在解放区军民的联合后勤保障下,前线部队很快就筹集了"大小凛子三十余万根,门板三十多万块,麻袋三十余万条。"从华北军区调来的800余万斤炸药,以及部队日常所需的粮食、蔬菜、油盐等,主要是靠解放区民工负责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晋中战役期间伤员无法得到及时的转移和治疗,增加了死亡率,徐向前就下决心充实了医疗、担架队伍,各纵队都成立了医疗队、体验所;各旅、团也都组织了担架队,"每旅二十五副,每团十五副,由四十至六十人组成。"

这样,前线伤员就可以及时得到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部队的伤亡。

解放区支前民工是解放军的坚强后盾,《太原战役民力和武力支前统计表》就显示了民工支援太原前线的重大功绩:

牲畜53992头,小米10000余万斤,麦子1700余万斤,木材4200余万斤,煤炭2200余万斤,食油150余万斤,蔬菜310余万斤,盐120余万斤,花料3200余万斤,谷草6900余万斤,门板503545块,小擦294529根,大梁57132根,口袋508282。修筑汽车,大车道30条,1185里,架桥19座,担架(总攻前)6500付。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物资,包括"冬衣1. 9万套、棉被1. 6万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原战役支前民工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中共地方党政机关动员民兵、民工、学生、工人52960人,担架41940副,参加前、后方运输的群众总计达177872人,动用牲畜达31662头,平均每天有"不下十万余众"的民工在为前线服务。由于经常在炮火连天的前线和相对安全稳定的后方之间来回运送物资与抢救伤员,穿越火线的民工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共有203人牺牲,746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锡山以为他的5600个碉堡固若金汤,没想到元帅徐向前用炸药给他上了一课。同时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军以攻心战术劝降了大批投诚的国民党官兵,也一样加速了胜利,民心向背才是决定胜负的真正因素,这一点是他这样的军阀永远不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