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中,1927是继1921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年份。

这一年的上半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蒋介石引发的政变中破裂;这一年的下半年,共产党拿起“枪杆子”,发动了意义非凡的三大起义。

在历史的洪流中,1927年的上海滩“三大亨”只能算是随波逐流的小人物。只不过,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在这一年发生了“转向”,从而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今天要讲的,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位旧上海的大亨,以及他们与那场血腥政变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 图源:网络

在大多数有关“四一二”政变的影视剧中,都会有杜月笙诱杀工人领袖汪寿华的剧情。其实,杜月笙只是个“代表人物”,这起事件的幕后主使一共有六人,“三大亨”皆在其中。

从汪寿华误入陷阱可知,他在赴约前对危险的估计并不充分,换言之,没有预料到“三大亨”会如此坚决、迅速地投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汪寿华轻信了杜月笙的邀约?“三大亨”当时是什么立场?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在“四一二”之后分道扬镳呢?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三大亨”是如何成为“三大亨”的。

01

“三大亨”在上海滩的发迹,依靠的是舞厅、赌场和烟馆这三门生意,按现在的总结就是“黄、赌、毒”。

这其中,最赚钱的毫无疑问是“毒”。而且“三大亨”做的烟土生意,不是简单地开开烟馆,而是垄断性的烟土批发。三人以此发迹,也由此走到了一起。

“三大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个整体,那么,其中谁的贡献最大,或者说谁是主导者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动态的:早期的主导者是黄金荣,有了他,烟土生意才能“发芽”;中期是张啸林,有了他,生意才能“生根”;后期是杜月笙,有了他,才能把这门生意做得“枝繁叶茂”,冲出法租界,走向全上海…

黄金荣是法租界巡捕房的华探长。他的特别之处在于,法国人原本规定“捕房中人不得兼营别业”,但到了黄金荣这里,法国人松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电影《1921》

于是,黄金荣除了当探长,领一份薪水外,还做起了各种生意。一开始还比较正常,比如开茶楼、戏院这些,慢慢发展成舞厅和赌场,最后就是烟土了。

黄金荣说到底只是个流氓出身,烟土的销售渠道,他是有的,但采购所需的人脉资源和海外渠道,他一开始是不具备的。所以,黄金荣初涉烟土生意的“商业模式”就一个字:抢。

民国时期的上海,既是烟土的最大消费市场,又是这门生意的集散地之一。华界大佬、租界大佬,以及广东人、潮州人、苏北人等各地烟土商,都在这里接货。

一般的流程,是开一艘小货轮到公海,从远洋货轮上拿货,然后经吴淞口运进上海。

背景硬的,就堂而皇之从黄浦江开进来,没背景的,就分装在小舢板上,趁着夜色躲开水警鱼贯而入。也有干脆把烟土打包扔进江里的,然后算好潮汐涨落,再到黄浦江滩上去捞。

最后,就是走陆路运到租界或华界。毫无疑问,这么多运输环节,势必给“黑吃黑”留出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黄金荣就专干这事,他不仅养了一帮亡命之徒,还有法租界华探长这个先天优势,只要抢来的货运进法租界,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了。当然,前提是要把法国人打点好。

杜月笙能从一个卖水果的小混混变成黄金荣的手下爱将,便是因为抢烟土这事。

02

杜月笙在投入黄金荣门下之前,是个卖水果的小混混。

在电影《建军大业》中,出现诱杀汪寿华这段剧情时有个细节:杜月笙为汪寿华削了个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电影《建军大业》

这个细节其实蛮有意思的,因为杜月笙年轻时曾有两个外号:“水果月生”和“莱阳梨”。据说他的绝活就是削梨,三下两下就能把一个烂梨削成“好梨”。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固有印象:杜月笙是拜在黄金荣门下而进入青帮的。其实不是,杜月笙进入青帮拜的是一位名叫陈世昌的“小人物”,虽然辈分与黄金荣相同,但没什么实力。

辛亥革命前后,青帮的辈分排行进入到了“大通悟学”这四个字。比如沪军都督陈其美、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西北军将领张树声等都是“大”字辈。

黄金荣比较特殊,一开始他自封“天”字辈,但越到后来越玩不转,于是就花了钱,拜在“大”字辈的张仁奎门下。张仁奎就是张镜湖(张锦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威望最高的青帮大佬,号称“帮会元魁”。

蒋介石在青帮拜的就是“通”字辈的黄金荣,所以和杜月笙同为“悟”字辈。

杜月笙拜入黄门,一开始只是打杂。后来他之所以能被黄金荣赏识,就是因为在抢烟土时的机智果断和胆大心细。更重要的是,杜月笙这人比较“上路”,抢来的烟土一向如数上交,从不私吞。

“帮助”杜月笙走上发迹之路的,是黄门烟土生意遇到的一次危机。

当时英租界(后来称公共租界)有个“大八股党”,不仅垄断了英租界的烟土生意,还和上海的缉私营和水警营完成了深度利益绑定。后果就是,“大八股党”的烟土一路由官方缉私部门“护送”进入英租界,然后销售到全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旧上海外滩 | 图源:网络

所以对于黄金荣来说,不仅抢烟土的难度大大增加,连法租界的烟土市场也受到冲击,“进”、“出”两头受阻。

化解这个危机的,便是杜月笙。他其实并没有想出什么石破惊天的妙计,而只是优化了“抢土行动”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换言之,细节决定成败…

杜月笙组织了一个八人小团体,号称“小八股党”,但其实更像是一支高组织度的“特种小分队”。

这支小分队,行动前必做详细的计划,然后反复推演,行动中则分工明确,纪律严明,就靠着这些,黄门抢烟土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了。黄金荣以前都是把抢来的烟土存在家里,“小八股党”成立后,得需要仓库了…

不久后,黄金荣、杜月笙,以及另一位黄门的“通”字辈人物金廷荪,合伙开了一家“三鑫公司”,彻底垄断了法租界烟土生意的批发和零售。

1919年后,国际社会的禁烟呼声越来越高,不久后北洋政府宣布禁烟。表面上看,这又是一次“危机”,但杜月笙却再一次把它变成了“机遇”。

“三大亨”的最后一位,张啸林,也在这个时候“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