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产粮很少,供给山上的百姓还不宽裕,部队吃粮就无法保障。为了吃粮、存粮,就得靠下山打土豪,把筹到的粮食挑上山来。因此,挑谷上山便成了红军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井冈山上到山下宁冈的茅坪,来回100多里路。山高,坡陡,路窄,非常难走。每到运粮时,战士们天蒙蒙亮就出发,装好粮食就返回,直到天黑才可以回山。赶到装粮地点,或用箩筐担,或用口袋背。没有了装具,有的战士干脆就脱下一条裤子,把裤腿扎紧,满满地装上一裤兜,往肩上一搭就行。这样挑的挑、背的背,扛的扛,然后翻山越坳返回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和朱德等红军军官以身作则,不辞劳苦,脚穿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道翻山越岭去挑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朱德同志已经四十多岁了,也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大家看到军长夜晚研究作战大事,白天还要去挑粮,怕他累坏了,就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谁知,他另外找了根扁担还是去。为防止别人拿去用,他还用柴刀在扁担上刻上“朱德的扁担”几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总的扁担故事,不知道文革时怎么说成是林彪的了。
毛委员用布袋背粮。他背得多,走得又快又稳。路上,为了让毛委员轻松一下,大家都争着抢毛委员的粮袋,但毛委员坚决不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上黄洋界,毛委员和战士们经常在树下休息。毛委员就借机教育大家:“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就是不怕苦,不怕累,我们今天挑粮是为了革命,将来我们还要挑更重的担子呢!”站在高高的黄洋界哨口,毛委员说:“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干革命要高瞻远瞩,从这里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毛泽东同志依然乐观豁达,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不愧是卓越的革命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