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独行人

天蓝滑梦归秋雁,鬓白应霜昨日春。

有酒无花底惆怅,杯空只爱独行人。

首句“天蓝滑梦归秋雁”,以秋日蓝天的清澈与高远为背景,引出“归秋雁”的意象。这里的“滑梦”或可理解为梦境般流畅而缥缈,与秋雁的南归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迭,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漂泊不定。

次句“鬓白应霜昨日春”,转而写到人的衰老与岁月的无情。鬓发斑白,如同被秋霜所染,与昨日的春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的“应霜”二字,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降,也暗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变迁。

第三句“有酒无花底惆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虽然手中有酒,可以暂时忘却忧愁,但身边却无花相伴,这份孤独与惆怅便油然而生。花,往往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而“无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缺失与遗憾。

末句“杯空只爱独行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杯已空,酒已尽,但诗人却偏爱这份独行的感觉。这里的“独行人”不仅指诗人自己,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独享孤独的人生态度。在诗人看来,或许正是这份孤独与自由,让他得以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体验生活的真谛。

这首《独行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又坚韧、超脱而又深情的独行者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时间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两彷徨

秋灯冷枕一槐乡,弹铗声何忧梦长。

此刻身同如感受,浮生幻影两彷徨。

首句“秋灯冷枕一槐乡”,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场景。秋夜的灯光下,诗人独自躺在冰冷的枕上,四周似乎只有一棵槐树相伴,这样的环境无疑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槐乡”一词,既实指槐树所在的乡村,也可能寓意着一种幽深、宁静却又略带神秘的气息,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次句“弹铗声何忧梦长”,运用了“弹铗”的典故,通常指怀才不遇或生活困顿时发出的悲叹。在这里,诗人似乎通过“弹铗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不满,同时又对梦境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担心长梦不醒,现实与梦境交织,让人难以分辨。

第三句“此刻身同如感受”,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此刻的感受,即与某种情境或状态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种共鸣可能来源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识,也可能源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使得诗人感到自己仿佛与某种更广阔、更深刻的存在融为一体。

末句“浮生幻影两彷徨”,是全诗的高潮与总结。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浮梦,如同幻影般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在这样的浮生之中,诗人感到自己既迷茫又彷徨,无法找到确切的方向和归宿。这种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这首《七绝·两彷徨》通过描绘清冷孤寂的场景、运用典故表达内心忧虑、直接抒发感受以及总结人生哲理的方式,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以及对浮生若梦的深刻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故乡亭

秋风何处患凋零,昨夜帘珠惊梦醒。

欲吊残花霜雪鬓,销魂月下故乡亭。

首句“秋风何处患凋零”,以秋风起兴,引出对万物凋零的忧虑。然而,这里的“患”字却用得巧妙,它不仅仅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带来凋零景象的伤感,更暗含了一种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体悟。秋风本无情,但诗人却以“患”字赋予其情感,使得整句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次句“昨夜帘珠惊梦醒”,转而写诗人自身的经历。帘珠轻响,惊扰了诗人的梦境,使他从沉睡中醒来。这里的“惊梦醒”不仅指物理上的醒来,更寓意着诗人从某种思绪或幻想中猛然回到现实。昨夜之梦或许与故乡、与往昔的美好时光有关,而今醒来,却只能面对眼前的现实与孤独。

第三句“欲吊残花霜雪鬓”,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想要去凭吊那些即将凋零的残花,却发现自己的鬓发已如霜雪般斑白。这里的“欲吊”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而“霜雪鬓”则直接点出了诗人自身的老去与沧桑。残花与霜雪鬓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伤感的画面。

末句“销魂月下故乡亭”,是全诗的高潮与总结。诗人在月下的故乡亭中徘徊,思绪万千,情感难以自禁。月光如水,洒在故乡的亭子上,更添几分清幽与寂寥。而“销魂”二字,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眷恋之情。在这样的月夜下,故乡亭仿佛成了诗人心灵的寄托与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落花时

年轮一堕冷秋枝,昨日春红谢不迟。

旧赏青葱今白眼,再看前路落花时。

首句“年轮一堕冷秋枝”,以年轮(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的堕落和冷秋枝的意象,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年轮的堕落,暗喻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冷秋枝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秋日的凄冷与孤寂。

次句“昨日春红谢不迟”,笔锋一转,由秋日的萧瑟回到昨日的春光。春红,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它们的凋谢在诗人看来并不迟,因为每一朵花的盛开与凋谢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法强求。这里的“不迟”二字,既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接受与顺应。

第三句“旧赏青葱今白眼”,通过对比旧时的青葱岁月与今日的冷眼旁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与感慨。旧时的青葱岁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今却只能以白眼相待,这里的“白眼”可能是指一种冷漠、淡然的态度,也可能是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嘲讽。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末句“再看前路落花时”,是全诗的收束与升华。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前路,想象着未来落花时节的景象。这里的“再看”二字,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与反思。诗人明白,无论前路如何坎坷,落花时节总会到来,而他也将继续前行,在生命的旅途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