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芜湖市区,自来水厂还挺落后的,在我的记忆里,从吉和街到华盛街,新横街,老横街,寺码头,下二街,公安街,青山街,红墙院,来龙里,集益里,新芜路,大戏院,小戏院,华兴街,中山路,十九道门,从一号码头到八号码头,这一大片市中心区域,仅仅只有三个,芜湖自来水厂设下的亭子,一个设在在华盛街和通往新横街小路中间,一个在新芜路人民电影院,斜对面巷子头,往往排队挑水的队伍,排到了新芜路上,给芜湖市民们很深的印象,还有一个设在华兴街,芜湖地委大门口隔壁,也就是离现在的,芜湖市报社印刷厂,附近不远处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芜湖市区老居家户,都知道这一大片区域,居家户特别多,基本上是一家挨着一家,一个门牌里面有几家居住,人口十分密集,巷子连结巷子,好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挺少,如果人走在巷子里,偶尔碰到垃圾桶绿板车,偶尔碰到替人家,送煤基的板车也就是,上下一个一个洞眼的碳,那别无选择靠墙边站着不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点走题,但不得不交待清楚,言下之意就是,小巷窄人太多了,这么多人居住的区域,仅仅只有三个供水亭子,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芜湖市民喝自来水厂的水,是多么困难麻烦,那个自来水亭子,好像是早上八点开始营业,中午不休息,一直到下午五点钟左右才停止营业,我曾记得清清楚楚,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就有人将水桶,放在自来水亭子前排队了,一般来说,挑水的居民,肩膀上挑着两个大空桶去,然后装满两大木桶的自来水,也有挑着大铁桶的,那个年代一年到头,各个巷子里面,从小到晚都有水印孑,从哪里来的,就是挑水桶洒的水,往往满满的两桶水,到家后洒了不少在地,谈不上两整桶水了,路途太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区域的居民们,都知道用水难,各家各户都自觉的节约水,洗衣服要清掉洗衣粉,洗菜淘米洗鞋袜子,尽量多走远点路,到青弋江,长江岸边,到湖泊去洗,好在芜湖是一个,半城山半城水的地方,水资源非常的丰富了,所以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里,每天都能看见,当家的主妇,当家的男人,身提木桶米篮菜蓝的身影了!

所以说那个年代的人,不刻意去强壮身体运动,为了将家务事做好,一天到晚不知走了多少路,在排队挑水等待的时候,大伙儿再一起聊聊天,因为熟悉的人多,在去江边塘边洗东西的路上,边走边与熟悉的人打招呼,反正你好我好,又去下河洗东西啦,你吃过饭啦,看你每天忙的很吗!有空去我家玩啊!多么亲热的话语,真的令人难以忘怀了!

最后告诉芜湖年轻的人,那个年代挑自来水用,是要付水费的,两桶自来水,人民币二分钱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还有许多居住在,江边附近的居民,为了图方便省时省钱,都选择去江里挑水吃用了,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变化太大了,各家各户都有几个,自来水龙头,有专门洗衣服的,有专门洗菜洗碗的,总而言之,用水方便真的到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这一区域还有其他卖自来水的亭子间,望知情人补充说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