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闵行区“媒体+”成员“天袁地访”

沪说·第155期

这个系列已经进入第五期。我们已经梳理回顾了近八十条马路在1943年集中改名后的命运变迁。但这对于上海众多的马路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甚至在1943年长长的改名名单也只占到三分之一,好在我们公众号最不在乎的是山长水远,自会娓娓道来,但我们接下来也会有所侧重。

67. 皮少耐路,拟改名:寿宁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黄浦区。皮少耐路为音译,Rue Buissonet。路名是为了纪念一位来华经商的法国人Eugene Napoleon Busissonet。他主要在法租界公董局工作,在早期的工程道路建设和警队构建上做出了一些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皮少耐路最出名的是裁缝铺。1943年以山东寿宁改名之。近一百年后,寿宁路最出名的竟然是小龙虾夜宵,不过连这也将成为过去式了。

68. 贾西义路,拟改名:泰康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徐汇区。贾西义也是音译,Rue Cassini 是纪念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法国侨民安全而出动的一艘法国军舰。这在19世纪中叶对于几乎没有近代海军的清军和太平军都是极大的军事震慑,也让中国人民体味了帝国主义的耀武扬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黑龙江泰康县改名为泰康路。泰康县为1930年代新设立的县,但可能因为人口规模问题,已经降级为镇,属大庆市杜尔伯特旗管辖。而泰康镇也改名为杜尔伯特镇,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今天,说起泰康路,多半还是那个小商品市场,田子坊吧。

69. 萨坡赛路,拟改名:南通路。今淡水路。

位于黄浦区。萨坡塞路,即Rue Chapsal,路名是为了纪念一位法租界公董局总董。萨坡塞路是曾经法租界的一条重要道路,左翼文人丁玲、胡也频等曾在此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江苏南通改名之。但抗战胜利之后,常凯申为了告慰他的革命引路人,将南通路改名为英士路(陈其美的名字)。但解放后,这些国民政府痕迹太重的名字就没有保留,但也没有改回南通路,而是淡水路。那为啥是淡水路呢?

70. 淡水路,拟改名:南通路。今道路消亡。

位于今黄浦区。淡水路Tampsui Road,看这个路名,这条路就不是在法租界内的,下面就用老淡水路以示区别。老淡水路其实很短,因为原来的两大租界边界——爱多亚路,是填河而作的,而爱多亚路在淡水路这部分往南打了一个弧形。而为了裁弯取直,公共租界修了一条马尼拉路(Manila Road),而老淡水路作为萨坡塞路的北延伸段,从南探的爱多亚路到马尼拉路,就这么一小段。后来马尼拉路就并给爱多亚路,而爱多亚路的那个南探部分,就变成了金陵西路等马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老淡水路和萨坡塞路归并为一条马路一起改名为南通路,从此他们就是一条马路了。不过90年代,为了修建延中绿地,老淡水路两边都拆光了变成了城市绿地,但是淡水路这个名字却在萨坡塞路上继承了下来。哦,对了,淡水当年是台北县淡水镇,现在是新北市淡水区。

71.康悌路,拟改名:长兴路,现改名建国东路。

位于今黄浦区。康悌路,Rue Conty,是为了纪念一位法国驻华公使Alexander Conty。1943年,以浙江长兴县改名为长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改名为建国东路至今。

72. 薛华立路,拟改名:西长兴路,现改名建国中路。

位于今黄浦区。Rue Chevalier, 路名是为了纪念一位耶稣会神父Pere Stanislas Chevalier,他也在徐家汇天文台为中国近代天文观测启蒙做出了不少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因为在康悌路以西,故在1943年改名中,改为西长兴路,而薛华立路却是更早修筑的那一条。1945年,成为建国中路。

71. 京州路,拟改名:周浦街。现道路消失。

位于今黄浦区。京州路,Rue Chinchew,具体道路位于今小东门一带,南北向道路。如果不是荆州的话,那中国并没有一个地名叫京州。这座城市仅仅存在于《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里。以当时还未纳入上海的南汇周浦镇改名周浦街,后又叫周浦路,但关于周浦路的记载实在太少。而小东门一带因为大规模的拆迁,许多道路因为周围建筑物消失而消亡了,如果有了解周浦路的读者,欢迎与我们分享。

72. 善钟路,拟改名:常熟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徐汇区。善钟路,Rue de Say Zoong. 据说路名来源是一个叫善钟的年轻马夫经营生意,最终发了笔大财,在此盖了间大马房。在老上海,似乎因为善财而获得命名道路的权利也不是特别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熟是上海周边地名,今属苏州市管辖,常熟路是上海市区西南部的重要道路。

73. 西爱咸斯路,拟改名:永嘉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徐汇区。西爱咸斯路,Rue de Sieyes是为了纪念一位一战阵亡的旅沪法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名永嘉路,改于1943年取自浙江地名,我们曾在 一文中详细说到过,在此就不赘述了。

74. 圣母院路,拟改名:象山路。今改为瑞金一路。

位于今徐汇区。圣母院路,应该是会意名,法文原名是Route des Soeurs,字面意思其实是修女路。是以在这条路上的天主教团体(Filles de la Charite, daughters of the charity or Sisters for the poor)命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山为浙江地名,今属宁波市管辖。1943年改象山路,但1945年被纳入中正十字路,成为中正南一路。解放后,因为路名的属性,以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重新命名为瑞金一路。

75. 金神父路,拟改名:黄山路。今改为瑞金二路。

位于今徐汇区。金神父路,Route Pere Robert, 在1910年前为圣母院路的一段。之后单独拿出来,而这路名正好一男一女有个照应,金神父 Pere Robert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也在法租界公董局担任过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安徽名山黄山将其改名为黄山路。1945年变成中正南二路,解放后成为瑞金二路。后来黄山路这个路名回炉了,出现在闸北地界。那条路原来叫伦敦路,后来改为横山路。1980年,上海话里黄横不分,干脆就复活了黄山路这个名字。

75. 太古街,拟改名:高桥街。今,道路消亡。

位于今黄浦区。太古街为音译,Rue de Takou(有时作Taikoo)实际为纪念第二次鸦片战役期间的大沽口战役。如同著名的八里桥路被恶作剧搞成了八仙桥,大沽路也变成了太古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吴淞对岸的高桥(当年属于宝山县)改名为高桥街。后改为高桥路,在小东门地块都市更新中,因为原有城市形态消失而失去存在的必要,消失在历史之中。

76. 拉都路,拟改名:襄阳路。今,襄阳南路。

位于今徐汇区。拉都路,Rue Tenant de la Tour也是纪念一位一战阵亡的平凡的旅沪法国人。

1943年以湖北襄阳改名襄阳路。1946年,为打破原有不同租界和华界的界限,将改名为淳化路的劳尔登路,再次改名为襄阳北路,而襄阳路的改名则予以保留,微调为襄阳南路。

77.劳尔登路,拟改名:淳化路。今,襄阳北路。

位于今徐汇区。劳尔登路,Route Lorton,同样也是纪念一战阵亡者的。襄阳北路位于巨鹿路和淮海路之间,全路段都在原法租界内,可能是原租界马路中叫XX北路,但却在最南边的一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劳尔登路还没有接到霞飞路。

1943年,以江苏淳化改名之(以上海地名志为准,并非是陕西淳化)。今属南京市江宁区,所以如果淳化路没改名,上海的南京路名就又多一条了。

79. 麦塞尔蒂罗路,拟改名:兴安路。保留至今

位于今黄浦区。麦塞尔蒂罗路,Rue Marcel Tillot,有时也简写成Rue Tillot,是一条东西向的小马路。1943年,以广西兴安改名为兴安路(而不是东北兴安岭)。近年来,因为南北高架路和重庆南路拓宽而将兴安路分为两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 郑家木桥路,拟改名:永泰路。现福建南路。

位于今黄浦区。郑家木桥路为中文习惯路名,来自当年跨洋泾浜的郑家木桥,而法租界当局的正式路名为Rue Tourane,以法属越南殖民地城市Tourane(今越南岘港)命名。法租界当局命名道路的随意,也导致其道路名没有什么实际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1. 鱼行街,拟改名:嘉鱼街。道路消亡。

位于今黄浦区。属于小东门十六铺一带,重点拆迁地区。原名鱼行街不仅是市井生活的体现,也有一个法国名字Rue des Poissons,就是鱼街,倒也贴切。这路名改得就有些刻意,好在中国还是有带鱼的地名,湖北嘉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鱼路与前面提到的高桥路,均已在都市更新中消亡了。

82. 小东门大街,拟改名:江津街。(方浜东路)道路消亡。

位于今黄浦区。小东门大街应为中文通用路名,法租界当局的正式路名为Rue de la Porte d'Est. 中文路名很好理解,就是东门大街。

1943年,以四川江津县改名之,这条路恰在黄浦江码头之畔,也算是取得很恰当,只是已有小东门大街这个中国人习惯的路名,就有点画蛇添足了。1946年,江津路被纳入方浜路体系,成为方浜东路,而原来的方浜路则成为了方浜中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马路的神奇就是有着各种相似,例如在小东门大街南边还有一条东门路,法租界时代叫Rue Tongmen,应该就是音译,如今东门路还在,而小东门大街不在了

83. 老北门大街,拟改名:长白路。今河南南路。

位于今黄浦区。老北门大街,顾名思义就是在上海县城的老北门外法租界内的一条马路。关于上海各个城门的正式称呼和俗称,历史和变迁等,请看我们早些时候撰写的小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北门大街在法租界当局的正式称呼是Rue de la Porte du Nord,意思就是北大门路。

84. 东新嘉路,拟改名:五台路(原文作东五台路,疑有误)保留至今。

位于今虹口区。新嘉路,原名Sin Ga Road,可能是祈愿型路名(《上海地名志》),因其与原嘉兴路相交,可能与嘉兴路有关。如今,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道路网络不得不进行一些改变。如今天的嘉兴路,其实是当年东嘉兴路的一段,甚至四平路跨俞泾浦的大桥还叫嘉兴路桥。而新嘉路与嘉兴路相交路口以东的路段,连着辽宁路(原Mukden Road)的一小段路,原来被称为东新嘉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以山西五台改名之。没想到嘉兴路这一带城市变化万千,这条小小的迷你马路竟然保留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