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六天的闪电战中,以色列迅速击溃了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也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创。失去埃及和叙利亚的支持基地,数以万计的巴解成员和难民无家可归,四处逃亡。在绝望之中,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侧的约旦。出于对抗以色列的共同利益,约旦国王塔拉勒决定收留这些流离失所的巴解成员,并允许他们将总部设在首都安曼。然而,随着巴解势力在约旦境内日益壮大,他们的野心也逐渐显露。占据难民营、招募游击队、公开武装巡逻,甚至提出要在约旦议会拥有席位。巴解的行为越来越无法控制,他们真的只是寻求庇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日战争的爆发

1967年6月5日清晨,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突然爆发,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发动了预防性空袭。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以色列空军几乎完全摧毁了埃及的空军,这个突然的打击几乎令埃及防不胜防,丧失了在战争中的空中优势。

随着战事的迅速扩展,以色列的地面部队迅速行动,向西奈半岛推进。坦克和步兵部队在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后,成功突破了埃及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以色列北部的部队面对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也采取了类似的迅速进攻。这块地区的地势险峻,一直是叙利亚炮兵攻击以色列北部村庄的有利位置。以色列的目标清晰——夺取这一战略要地,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几天内,经过连续的炮击和地面突击,戈兰高地落入以色列手中。

在南部战线,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的战斗则更具戏剧性。虽然约旦原本试图保持中立,但在埃及虚假信息的误导下,约旦加入了战争。以色列军队随即向东推进,迅速穿越约旦河,向耶路撒冷进军。几场关键战役后,包括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在内的耶路撒冷全城被以色列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争的最南端,加沙地带也未能幸免。以色列部队在这里同样展示了迅速和决断的军事行动,很快就将这一地区置于控制之下。

六日战争虽然在时间上极为短暂,但它在中东地区留下了长远的影响。超过一百万巴勒斯坦人由于战争而失去了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永久的难民,四处流离。

巴解组织的艰难求生与约旦的庇护

在六日战争的烟尘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战争的迅速变化和以色列的军事压力,PLO在阿拉伯世界的多个支持基地纷纷丧失,其中包括在埃及和叙利亚的重要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PLO急于寻找解决方案时,约旦国王塔拉勒选择了站出来提供支持。六日战争后不久,约旦国王宣布允许PLO的武装力量与约旦军队一同撤回到约旦境内。

PLO的主要部队和领导层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紧张而有序的转移。他们从各个失守的前线撤退,聚集在约旦边境,随后在约旦军队的护送下进入了境内。

随着巴解组织(PLO)在约旦的落脚,他们迅速利用当地的条件开始重建和扩展自己的势力。大量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难民成了他们的首要招募对象。PLO看到了这些难民的巨大潜力,开始系统地招募他们加入组织,尤其是年轻的男性。很多人愿意加入游击队,参与对抗以色列的复国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约旦的支持下,PLO得以迅速建立起多支游击队。他们使用从战争中遗留下来的武器,以及从阿拉伯国家获得的援助,配备了轻武器和部分重型装备,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这些游击队的行动范围从约旦境内的难民营一直延伸到以色列边境地区。

巴解组织并不仅仅满足于建立游击队,他们还逐步掌控了多个难民营。难民营原本是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临时庇护的地方,但在PLO的控制下,这些地方逐渐变成了他们的实际权力基地。PLO的成员在难民营中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难民的日常生活。这些难民营实际上成了PLO的后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