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周恩来处理完工作回到西花厅,他想往常一样平静温和,缓缓的说出了一句话,我今天在阜成门差点出了大车祸,幸亏老杨技术高超才免于祸端。妻子吓了一跳,原来周恩来在前往钓鱼台的时候,他的专车在非逆向车道上碰上了一个逆行的大卡车。

大卡车的司机发现自己闯祸之后连忙逃窜,周恩来派人调查了前因后果,给予了这位卡车司机公正的批评和处理,并未因自己总理身份而加重处罚。虽然自己差点发生交通事故,周总理还是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一、周总理的风格

周恩来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人谦逊善良,平易近人,作为国家第一批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他是国家建设的顶梁柱,同时又是人民百姓拥戴的大人物。虽然他的官位很高,但是周恩来从来不是一位严厉的人,他性格温婉,很少对人发火,就算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也能沉稳冷静的对待。

与其说他的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不如说几十年的革命生涯沉淀下来的结果,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周恩来付出了大半辈子的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在五四运动中崭露头角,到参与党的创建,再到后来的抗击法西斯主义的入侵,周总理参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几十年的革命生涯让他的性格逐渐沉稳,也给他的性格增添了更多的温柔与从容。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成为了外交部的负责人,他带领外交团队东征西战,参与了日内瓦会议等许多大型的国际会议。当时的中国刚刚诞生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抱着怀疑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世界发展大势的观点,让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想法有所改观。周恩来在大是大非面前看的非常清楚,将国家的利益放在制高点,有的时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

1961年的一天,周恩来要去钓鱼台面见一位来宾,因为他的事物非常繁忙,所以日程排的很紧,每次到钓鱼台会见外宾的时候,在路上花的时间都会很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专用司机老杨是一位极具耐心和韧性的人,他知道周总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每次出行都高度集中注意力,他开了二十多年车,从未有过一次违章行驶,是周总理身边值得信赖的一个人。1961年6月15号,在周恩来要去面前之时,差点出了车祸。

等到周总理回到家,看到正在为他准备晚餐的妻子邓颖超,才慢慢的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今天在阜成门差点出了车祸,如果没有老杨,还不一定结果怎么样呢!”邓颖超很是震惊,连忙问前因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前因后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了保护重要官员,都安排了专门的国产车辆来保护。为了不妨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国家安排了特定的外出路线以及出入口,对于重点防备地区都有一套非常严密的安全规定,所以一般国家领导人有出现计划,就会提前与警卫员们打好招呼。

这样一套方法下来在保证领导人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做事效率。虽然这一套流程整理下来比较顺利,但是一旦有领导人出行,就会动用很大的规模来保护领导人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有重大出席活动,周恩来总是安排警卫秘书不要搞这一套,他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把自己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远,很难亲近百姓,所以出行之时不愿意安排太多人跟随。

三、周总理的处理

这件事周总理安排警务员去处理,后来得知驾车的人是电车一厂的一名维修工。这位维修工二十多岁出头,刚刚学会了开车,也没有驾照,他并不懂交通规则,看他我开车之后就手痒,于是就借了钥匙就开车上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车一厂的领导得知自己的员工闯了大祸,非常担心周总理会加重处罚,但事实并非这样。最开始周总理也是非常生气的,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敢违反交通规则逆向行驶,这给别人来说是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

他本打算让警卫员去检查,但是又害怕警卫员不知轻重,因自己的身份而加重对这位肇事者的处罚,所以又说一定要把握好度。最后那位肇事者按照规章制度被批评和处理了,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一种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总结

国家为了保护政府官员,设置了专门的通行车道以及专车保护,虽然这一套流程整理下来比较顺利,但是一旦有领导人出行,就会动用很大的规模来保护领导人的安全。

每次有重大出席活动,周恩来总是安排警卫秘书不要搞这一套,他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把自己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拉长,很难亲近百姓。周总理也做事最先考虑的就是人民百姓,哪怕已经危及到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愿意多为别人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周总理差点出了车祸,但他还是能和缓地处理问题。在调查清楚前因后果之后还是愿意给卡车司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的这种做事态度值得人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