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练习

于某,男,50岁。3天来感冒发热38.3℃~38.4℃,身冷有汗,恶寒后则身热,虽经服用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复方阿斯匹林等,仍不愈,大便已2日未排,腹部胀满,查其舌苔薄黄,脉仍浮紧。

处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

上期原医案

尹某,男,32岁。头目眩犟,经常失眠,得睡则乱梦纷纭,时发谵语,心神经常惊悸不安,胸胁苦满,汗出而不恶寒,小便色黄,大便因难,其人神情呆滞,脉弦而滑,舌红苔黄腻。

辨证:肝胆有热,阳明腑实已成,二阳合病。

治则:疏肝胆之郁,清阳明之热,镇惊安神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9g,龙骨9g,牡蛎18g,黄芩6g,半夏6g,桂枝6g,茯苓9g,大黄6g(后下),铅丹3g(布包紧同煎),大枣6枚。

服1剂而谵语不发,胸胁不满,精神转安,唯胃气不和,时有欲吐之势,此乃痰热犯胃而气上逆,方中加陈皮、竹茹,减桂枝、铅丹、大枣而获愈。(李文瑞.伤寒论汤证论治.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来苏集》:取柴胡之半,以除胸满心烦之半里;加铅丹、龙、牡,以镇心惊,茯苓以利小便,大黄以止谵语;桂枝者,甘草之误也,身无热无表证,不得用桂枝,去甘草则不成和剂矣;心烦谵语而不去人参者,以惊故也。

《医方集解》:柴胡汤以除烦满,加茯苓、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而茯苓、牡蛎又能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合柴胡以散表邪而解身重,因满故去甘草。

《古方选注》:柴胡引阳药升阳,大黄就阴药就阴,人参、炙草助阳明之神明,即所以益心虚也;茯苓、半夏、生姜启少阳三焦之枢机,即所以通心机也;龙骨、牡蛎入阴摄神,镇东方甲木之魂,即所以镇心惊也;龙、牡顽钝之质,佐桂枝即灵;邪入烦惊,痰气固结于阴分,用铅丹即坠。至于心经浮越之邪,借少阳枢转出于太阳,即从兹收安内攘外之功矣。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微信: 130311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