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初的一天,刘伯承开始筹划在日军重要运输线邯长公路作战。主要设想是先让385旅攻打黎城,引诱潞城的日军前来增援,由386旅在敌增援的途中打伏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

这一天,刘伯承收到386旅陈赓在神头岭伏击敌人的作战计划后,专门又来到旅里作进一步商讨。此时,陈赓正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进行作战部署。

这一次,刘伯承可不像上次来时那样,和大家热烈地讨论怎么打,而是表情严肃地对陈赓说:神头岭是岭不是沟,这场伏击战还能不能打。

原来,刘伯承让师侦察科派人现场勘察,发现神头岭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过去打伏击,一般都会选择两侧是山崖,中间是沟的地形,开战后两头一堵再冲击中间,这样打是最有把握的。

但是,这次选择的神头岭,一开始在地图上看的时候,是一条狭长的山沟,但经过实地考察却是建在山岭上的路。况且,两边都是一二百米的平地,没有任何沟壑。因此,刘伯承再次来到386旅,首先便提出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谁知,陈赓听后,立即对刘伯承说:他早知道了,但旅里已经统一了思想,这个伏击还是要在神头岭打。刘伯承听后,显得有些着急,叫停了会议,问这样有把握吗?另外,勘察过地形了吗。

陈赓说他早就带人勘察过了,确实神头岭并不是理想的伏击地,路建在山岭上。但是,旅里面统一思想了,还是在这里打最保险。刘伯承便让陈赓解释是怎么想的。

陈赓讲了四点主要考虑。第一,前些天,他带人去现场的时候,发现岭上的路两侧虽然都是光秃的。但是,路两边却有国民党在这里留下的很多的废旧工事,我们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旧工事打埋伏。

第二,神头岭是岭不是沟,恰恰敌人也会这样认为,这里不是理想的伏击地,我们不会在这里设伏。那么,他们到达这里时,肯定也不会太警惕。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恰恰要在这里埋伏重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部队出城

第三,我们都在山梁上,没有多少展开的空间。但是,日军的队伍如果也十分大的话,那他们不也是展不开嘛。这个时候,我们先占据了有利地形,那就是占据了优势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看谁准备充分,谁的临机应变能力强了。

第四,据侦察情报,潞城的日军兵力已经增加到3000多人,面对他们这么庞大队伍我们可能没有多少优势。但是,我们可以先派出一个连绕到潞城的背后先打敌人。

这样一来,他们就很有可能担心潞城兵力空虚,就不会出那么多人了,我们就更有把握了。综合这些考虑,陈赓决定还是要在神头岭打伏击,这一战肯定是有把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排右一陈赓

陈赓把自己的考虑说完,刘伯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陈赓和在场的营以上干部说,陈赓考虑的,正是他到这次来准备给大家讲的,陈赓和他想到一块了。

刘伯承讲道,天下哪有那么多的深沟陡崖来利用去打伏击呢?我们就是要用反常规的方法来制胜,这个地方敌人走了很多次了,都没有人打伏击,肯定是要放松警惕的。

况且,那里有那么多的工事可用,大一点的藏一个班都可以,我们在夜间就把人埋伏好,就等着敌人入网。陈赓同志讲得对,我们先在他们背后捅一刀,估计他们就会害怕了,出来一半的人增援就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备作战

很快,神头岭伏击的作战计划上报到了八路军总部,刘伯承又亲自打电话汇报了作战构想,得到了朱德和彭德怀的大力支持。

而事实证明,神头岭伏击战全在陈赓的掌控之中。战斗发起之后,日军根本没想到我军会在这里设伏,毫无准备的他们被打得十分狼狈,我军官兵先是一顿炮火和手榴弹招呼,就已经把敌人放倒一大片了,再也组织不起有效进攻了。

战斗在下午四点的时候结束,我军以伤亡240人的代价,歼敌1500余人,光是缴获的长枪和手枪,加起来就有550余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缴获物资

作战中,敌人的骡马受惊,四下惊逃,最后我军共收拢了600余匹,同时缴获了大批的军用物资。这一仗,成为了一场完胜,更成为抗日战争史上的著名大捷,极大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我军的勇气和士气,也光荣铭记在了战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