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上海媒体发布消息,上海将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这一政策被认为将有利于应届大学生就业。其实,不仅仅是上海,近期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关于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参加本市招考(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包括三点:

1、上海市事业单位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2、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开展校园招聘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校招岗位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3、报考上海市当年度公务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根据本人基层工作经历等情况选择报考相应类别的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2020年3月,教育部就发布通知明确:“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并为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身份及时办理就业手续。”此后,应届生身份普遍从“过期不候”的一年调整为两年,这两年则为“择业期”。

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为应届生择到心仪岗位提供了更多机会,便于他们尽快就业。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广大毕业生与家长呼声的积极回应,也是根据新的就业要素与环境的变化,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颇为“吃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和互联网大厂等的招聘公告中,拥有应届毕业生身份多为明确的报考条件之一。如2024年公务员国考的招录计划中,超过65%的岗位只开放给应届毕业生。

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慢就业的比重已经达到19.1%,去年该占比为18.9%,2022年的数据则是15.9%。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延迟毕业就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创下新高,如2024年已达到1179万人,2025届高校毕业生将继续走高。当然,对应届毕业生身份的界定也有不同意见,如有网友支持,应届生身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否则每个应届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会患得患失。

应届生之所以求职碰壁,主要在于他们处在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阶段,本身缺乏职业目标规划和实践技能。有观点指出,与其限制应届生的身份界定,不如把更多时间用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