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前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诗画鄠邑·品质新区”户县农民画晋京展拉开帷幕,画展上一幅17.5米的农民画长卷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画上内容极其丰富——从当地农民载歌载舞欢庆新中国成立,到热火朝天推进土地改革、特色葡萄品种“户太8号”喜获丰收,再到“关中忙罢艺术节”吸引大批游客走进蔡家坡村……多位鄠邑区农民画家历时3个多月创作,用画乡人独有的方式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户县,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历史悠久,2017年9月正式撤县设区,改称鄠邑区。户县农民画属于中国起源最早、发展过程最为完整的农民画之一。多年来,户县农民画深深根植于关中厚重乡土,融入民间艺术和技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陕西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1

画生活、画现实——

农民画的生命力在于地域性和时代性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庙画、箱子画等民间艺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在那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为配合农村基层工作,适应生产宣传需要,基层文化干部和专业美术家开办培训班,农民学员用鲜艳的色彩、简洁的画面和大胆的想象,记录农村劳动的壮观景象、热闹非凡的年节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干什么就画什么”。

“当时条件艰苦,根本没有好的画纸和颜料,很多时候就在包装纸上画。”如今已80岁高龄,但仍坚持每天创作的樊志华老人回忆道。

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樊志华去村里串门,看到邻居嫂子头戴自制耳机坐在炕上,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入神地听新闻。“嫂子你在听啥呢?”“我在听北京的新闻嘞,听听来自党中央的声音!”

一问一答间激起了樊志华的创作灵感,他抓紧构思、加快创作,把嫂子画成老婆婆,婆婆身旁还有个睡得香甜的小孙孙,在炕上又添上些被子、针线笸箩,并将其命名为《婆婆听北京》。这幅画后来成了樊志华的代表作:“我们农村人感恩共产党,对祖国也有深沉的爱,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我都非常激动。”

1973年,户县农民画家李凤兰创作的《春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画中春燕展翅,桃花盛开,碧绿的麦田一望无际,农村妇女排成一列在田间劳作,她们有的翻土锄草,有的将小石子扔出,姿态各不相同,画得十分生动。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翻身得解放,姐妹们成群结队、喜气洋洋地到麦田里锄草。回想起旧社会妇女被歧视和低下的地位,使我心生感慨,稍做构思,拿起画笔,《春锄》的雏形就出来了。”回忆起创作初衷,李凤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凤兰在1973年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春锄》

“我喜欢人劳动,谁劳动得好我就画谁。”李凤兰的这句话反复被人提起,正是对当时户县农民画内容的生动概括。

20世纪70年代,户县涌现出樊志华、李凤兰等一批著名农民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些专业美术老师来到乡村教学,在绘画技法和创作理念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户县农民画也由此迎来了高速发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1973年12月至次年7月,国务院原文化组选出140件户县农民画作品,在全国巡回展出,参观人数累计超过87万人次;1974年,原国家邮电部发行“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选用《老书记》《春锄》等6幅作品;1976年起,户县农民画相继应邀赴多个国家展览,其影响力逐步拓展,在国内外收获好评。

此后,户县农民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独特的农民气质却始终被保留下来,成为其鲜明艺术特征的底色和生生不息传承的力量源泉。

画家刘志德有两幅画很有名:一幅名为《夜曲》,画的是寂静夜晚,一位农家妇女正赶工织布,身旁笸箩里是安睡的婴儿,身后架子上有鸡安卧;一幅名为《秦韵》,画面中的婴儿已经长成了10岁的儿童,一家三口在“席梦思”床上看电视,身边有了摩托车和现代家具。两相对比,展现出农村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画家用画笔把这些真实的改变记录了下来。

“农民画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看到一幅农民画,我们就清楚地知道它反映了哪个地域、哪个时代下的中国农村,这是最‘接地气’的地方,也最能打动人心。”西安市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馆长王文吉说。

2

传技艺、传精神——

让更多人接触农民画、爱上农民画

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宽松的环境给予文化艺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户县农民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艺术上,创作者们经历了徘徊与探索,坚定了走民间艺术道路的决心,重新定义了自身价值,从剪纸、刺绣、布艺等民间艺术汲取营养,使户县农民画形成了多形式、多风格、多种类的繁荣发展局面。

1992年,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户县农民画则开始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焕发新生。

1998年,户县东韩村借助“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美誉,充分发挥村中曹全堂、潘晓玲、王乃良等多位知名农民画家的优势,引导他们建起个人画室,兴建农民画展厅,并向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申请创建农民画庄,将农民画经营和旅游业结合,实现了文旅双赢。随着游客日益增多,东韩村还打出“进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民画,体验农家生活”的文旅品牌,开拓出增加村民收入的新途径。

2003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农民画风情一日游”项目启动,农民画家张青义的画庄成为旅游点位之一。来自余下街道南索村的他将自家院落创新性地改造成农民画庄,展示并出售自己的画作。

走进这个院落,里面摆着过去用的耕犁、竹篓、耧车等传统农具,屋内墙壁上则挂着张青义的农民画作品,画作色彩绚丽,内容涵盖从铁具牛耕到智能化农机、从关中民俗到乡村文化旅游等主题,极具农家特色和艺术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青义的农民画作品《春》

2008年前后,随着大量农民画涌入市场,一系列挑战也随之而来:无序批量化的复制,极大冲击了农民画的艺术价值,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体系混乱。与此同时,不少人觉得农民画与家庭装修风格不匹配、过于“土气”,因而放弃农民画,导致其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减。

汹涌的市场化浪潮中,户县农民画能突破藩篱,直至实现在创新中有所发展,得益于一批画家的坚守。

“我的父亲白绪号1949年出生,和樊志华老师一样,都是户县早期的农民画家。”陕西省人大代表、农民画家白瑞雪说。

父亲画农民画,母亲也画,白瑞雪从小就沐浴在浓浓的绘画艺术氛围之中。老一辈画家对于艺术的执着也深深影响着白瑞雪:“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自我走上绘画的道路,父亲一直告诫我,无论画作是否值钱,都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瑞雪的农民画作品《新时代乡村“拼”图》

2008年,白瑞雪决定创业开设自己的画室,“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农民画就此萧条,得行动起来。”说干就干,白瑞雪在县城租下了一间仅10平方米、年租金3000元的小屋。“酒香也怕巷子深”,刚开始她的画室生意并不好,甚至难以维系。

2009年春节前夕,在朋友建议下,白瑞雪“放下面子”到县城年集支起地摊。她的画作迅速吸引众人目光,短时间内就卖出了足以支付3年房租的金额。与现实收入相比,更让她惊喜的是,原来还有那么多人爱农民画、欣赏农民画。

如今,白瑞雪不仅主动拥抱市场,方式还在与时俱进,经常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画作,还策划创作年轻人喜欢的帆布包、鼠标垫、靠枕等文创产品,“农民画也可以很时尚,我想让更多人接触农民画、爱上农民画。”

3

新业态、新乡村——

农民画成为赋能乡村的现实力量

感受艺术,不一定要到美术馆、博物馆,也可以走进乡村。

如今,行走在鄠邑区精品艺术乡村文化旅游线——“八号公路”,以农民画《老书记》为原型的巨幅墙画格外引人注目。画里的基层干部老书记擦着火柴,想点着烟斗,可视线却一刻也离不开书本,专注学习的形象栩栩如生。

而在公路沿线的鄠邑区蔡家坡村,不少对村里有贡献的人也被画在墙上:一名老农手里提着一串葡萄,咧着嘴笑,这是以村里老支书王岩为原型创作的。多年前,他带着村民种葡萄,让许多村民找到了致富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村民王岩与以他本人为主题的乡村壁画合影

村居墙壁是画纸,秦岭青山绿水、关中民俗风貌、当地历史文化等都是墙绘创作的灵感源泉。在鄠邑区委、区政府的深度参与下,蔡家坡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整村进行转型升级,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村里环境好了,再加上乡村中刮起的文艺风,很快引来了四面八方的艺术爱好者。“傍晚到了,一边远远看着城市里的点点灯光,一边在秦岭脚下的小村庄里吹着晚风,享受绝美的晚霞,村道路边是美丽的葡萄园,往里走还可以在集市里逛逛。”参加“关中忙罢艺术节”的游客,惊艳于蔡家坡村的艺术气息。

“忙罢”是啥?这是当地一个传统习俗。在关中地区,麦子收获前后会有一个忙前会和忙罢会,农民们都会招待亲朋吃酒席、庆丰收,忙时顾不上欣赏的社火、戏剧、露天电影,现在也能提上日程了,这就是关中农村的“忙罢”。

2018年,蔡家坡村将“忙罢会”升级为“关中忙罢艺术节”,除了传统的乡村戏曲等节目,还引进了戏剧展演、艺术装置展、摄影展、乡村艺术对话等更加时髦的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主视觉海报

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也参与其中,墙壁画、共享书屋、雕塑等成为村里新景观,各类音乐节、戏剧节的举办,也让爵士乐、交响乐、先锋话剧走进了村民生活。有村民直呼,“原来这就是乡村艺术!”

艺术让乡村更美,也让人们更多地发现乡村的美,但对于蔡家坡村来说,艺术不仅是目的,也是路径,是振兴乡村的新路径。换句话说,让艺术扎根乡村,让村民因此赚钱,让乡村因此更好才是“硬道理”。

村民盛颖欣是土生土长的蔡家坡人,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外地回乡创业,把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面馆,招待来往的游客:“我能在家陪父母和老婆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多幸福!”

在打造“关中忙罢艺术节”的同时,“终南乡集”也是蔡家坡村建设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在这个集市上,村民有卖美食的,有卖手工造物的。随着到蔡家坡村的游客增多,有村民光卖臊子面,一天就卖了近4000元。

要让游客不仅看好、买好、吃好,还要住得舒服。目前蔡家坡村已开办特色农家乐、民宿20余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8年的8000余元,增长至现在的2万余元。2023年,蔡家坡村接待游客51.6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400万元。

从画作到文创,再到富民产业,回顾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以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艺术正发展成为一种赋能乡村的现实力量。艺术与文化,正以其独有的方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雅 倪杨金子 陈睿 见习记者 靳韫瑜 孙嘉慧

短评:农民画怎样激活乡村?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几十年来,鄠邑区的农民画家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以土地为纸,以生活为墨,画天、画地、画自己,画山、画水、画乡情,用张扬饱满的色彩描绘热气腾腾的时代生活,一笔一画,都见证着山乡巨变,探索着艺术与乡村互相赋能的路径。

近年来,艺术乡建火了。而从鄠邑区蔡家坡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艺术乡建不只是挂几幅画、盖几间民宿、开几间咖啡馆,要让艺术和乡村真正互相融合、互相赋能,离不开几个要素。

人的要素是核心。户县农民画充满人情人性,拿画笔的是农民,画里的主角是劳动者,他们或是耕作劳动,或是享受家庭亲情,或是努力学习感知外面的世界。这样鲜活饱满的人物,让户县农民画有一种不加修饰又直击人心的生命力。如今大批专业艺术创作者走进乡村,把乡土艺术和现代技艺相结合,但始终不能丢弃的是乡村里的人,这是乡村艺术最为重要的内核。

文化特色是基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户县农民画是从陕西传统民间艺术中“生长”出来的,在运笔、着色、构图上都有一种轰轰烈烈的气势,让人一看到户县农民画,就能感受到陕西人的爽朗与热情,联想到秦腔的粗犷与豪迈。户县农民画是因为特色而走得更远,艺术乡建也要通过艺术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特色更鲜明更耀眼。

拥抱时代是关键。从内容上,新中国的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次经济转型,都会投射到户县农民画中。从传承上,是一代代农民画家不断推陈出新、主动拥抱市场,针对时代和人民所需进行创作,户县农民画才能长盛不衰。正如苗绣、侗绣、羌绣传承人与时尚品牌合作,谋求多元跨界、融合创新;彝族漆器、瑶族蓝染等传统艺术所在地发展非遗研学,吸引年轻人关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赋予传统文化蓬勃生机。

人气正旺,特色更浓,恰逢其时,我们相信,户县农民画的无限风光,还在前方。

作者:倪杨金子

设计:崔鹏家

监制:侯馨远 编辑:倪杨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