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说过:剥削不来自于资本,而是权力。
而马克思说过: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
我更认同马克思的观点,毕竟有严密的逻辑论证。
剥削是来自权力,但资本并不是白莲花,资本衍生出的权力同样是权力体系的构成,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剥削力量。封建权力表现为赤裸裸的剥削压迫,而资本权力的剥削却是隐藏在商品交易之中。
马斯克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只是信口开河,我们看看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权力与剥削之间的关系。
一、货币权力的产生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所以,货币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
在货币价值形式形成之前,商品价值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但货币价值形式形成后,货币就成为了唯一价值表现,货币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成了它特有的社会职能,从而成了它的社会独占权,货币在商品世界取得了排他性地位,货币权力也由此产生。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和货币发生了两级分化,一边是各式各样的商品,一边是单一的货币,货币一定可以买到商品,但商品不一定能换成货币,这就导致需要耗时耗力生产出商品的地位低于货币,参与生产的工农地位低于持有货币的资本家。
谁拥有货币,谁就拥有货币带来的权力。
二、货币权力的崛起
在封建时代,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要依附于土地,谁拥有更多土地谁便拥有更大权力;到了资本时代,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土地的效用被扩大,用少量土地便可以产出极大的财富,资产阶级力量逐渐超越地主阶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当封建权力退出历史舞台后,资本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教育等体系完成资本化改革,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提高资本效率。
随着剥削的持续进行,资本不断累积,相应的权力也被扩大。资产阶级对劳动阶级的统治不断增加,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
资本家开始贮藏货币,导致货币权力的私有化,拥有货币便拥有了货币的权力。资本家拥有权力不是因为他个人的特性或人的特性,而是因为他是资本的拥有者。比如马斯克并不生来就有权力,而是在完成资本积累后,才拥有了支配资源的权力。
三、货币权力的僭越
货币权力从经济领域僭越到社会领域的标志是——购买劳动力商品。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取得了劳动力的支配权,资本家正是凭借劳动支配权对工人进行剥削,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随着货币权力扩大化,生产领域中每一个人都受到支配,从工人到资本家无一幸免,工人想赚更多工资,不得不做更多劳动,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不得不受货币驱使,每个人都想要更多货币。
当每个个人都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进行生产,货币权力必然会侵蚀人们的日常生活。
货币成为社会的重要中间环节,将人、商品和劳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商品不能换成货币,就意味着劳动不被认可,如果人赚不到钱,将被社会唾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婚恋都开始和货币挂钩,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货币权力的附庸。
四、货币权力的不良影响
在商品社会中,每个人看似自由平等,实际上充满了以货币为衡量标准的不自由与不平等。个人的自由程度与持有多少货币有关,货币拥有者共享了货币带来的权力。一个无文化、无道德的人只要持有大量货币,便能受人“尊重”,他能用手中的货币支配他人行动,获得想要的东西。
富人可以买豪宅豪车,可以旅游打球;富人可以开办企业雇佣工人;富人甚至可以随心所欲无视道德与法律。而穷人没有太多选择,甚至没有选择。
货币持有的多寡直接影响人的自由程度,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自由平等”从来都是伪概念,只要货币还在支配经济,只要存在贫富差距,永远不可能实现自由平等。
所谓“人权”基础——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其核心是支配劳动者的资本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在现实生活中,金钱似乎是万能的,金钱可以换取人类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人的价值大小也通过拥有多少金钱来确证,因此拜金主义盛行,人人追逐金钱,在以货币为唯一的价值衡量标准的条件下,一切事物质的差别被泯灭,余下的只是具有抽象的普遍性的货币,货币取得了商品世界价值表现的独占权。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讽刺过:“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货币权力的僭越过程,是人受到抽象的物统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成为价值世界的主宰。不仅商品由货币衡量,人们生活中一切都可以被货币衡量,所有质的差别消失殆尽,余下的是可以用货币来比较量的差别。人们在货币世界中会感觉自己像一种物,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逐渐丢失了生活的核心和意义。
货币权力的僭越,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货币权力控制了人们的生活,人和物的价值被货币所掩盖,人的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彰显。
五、货币权力的积极意义
货币权力也曾为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意义。
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人要依附于土地、血缘、宗教,人没有人身自由,只能成为组织依附。当货币被广泛应用后,人从对人的依附转向对物的依附,人的独立性取得极大的进展。人可以一定限度内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变得更加自由,
货币权力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普遍化扩大化,促成全球都加入这个生产体系中。
货币权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逐利性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创造出富足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
所以货币作为一种工具是属于中性的,应该要控制的是权力僭越,而不是货币本身,在反资运动中,妖魔化货币反而引起社会的倒退。
五、货币权力在新中国
认识到货币就是权力,以及货币权力衍生出的双重意义,就更能理解如何运用这种权力。
1978年之前,是用强制政令来调配资源,改革开放后,是用货币权力来代替一部分政令形式调配资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无论计划也好,市场也好,都是资源配置的权力和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经济制度的本质是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中,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由货币权力体系决定资源配置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原理,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全社会的货币权力掌握在哪个阶层,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在金融系统的主体地位,使金融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里,而不能掌握在少数金融资本家手里,由此确保决定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产业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这个道理。
结语
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是忽视资源配置的权力,将占有生产资料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资本家与受资本支配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都平等地视为利益最大化追求者,建立一套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论,掩盖了经济权力决定人民利益的经济事实。西方经济学只是研究现象与结果,忽视经济现象背后人支配人的社会关系,所以按照西方的理论逻辑只会进入死胡同。
政治经济学决定了政治与经济是发展的两条腿,哪条腿欠缺都会成为发展的阻碍。
改革开放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核心是利用货币权力将资源调配权扩大与下放,促进组织、企业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促进生产力发展。由货币权力取代部分政治权力,使有能力的人分享到一定的社会权力,这就是最基本、最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它使整个社会权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当然,因为货币天然带来权力,要防范少数个体大量掌握货币权力,将货币权力控制在健康合理的范畴内。货币的评价体系单一有限,故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未来的改革发展路线依旧是围绕货币、市场与个体,比如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便能提高他们的个人权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消费权力,有吃好穿好的权力,也有读书旅游的权力,不再仅限于“活着”的状态。但在权力下放的同时也要全面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运用权力、支配权力。
参考资料:
马克思对资本范畴本质的揭示 作者:张 雄 张柏川
货币权力及其僭越——以《资本论》货币思想为中心的分析 作者: 吴玉娟: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