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会面临一个常见的挑战:
孩子突然提出一个要求,比如想要买玩具、吃零食、或立即去某个地方。
此时,你会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还是告诉他们:
“等一下,先完成其他事情再说”?
这个看似简单的抉择,实则隐藏着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育儿话题——延迟满足。
当然,对于是否应该对孩子实施延迟满足锻炼,见仁见智。
有些家长认为,爱孩子就应该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及时照顾和贴心的满足,让孩子建立安全感,更好地热爱生活。
也不少家长坚信,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意志坚定,懂得抗拒诱惑,长大后更有出息。
那么,延迟满足是否有用?孩子真的需要学会等待吗?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实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实验中,孩子们被给予一个棉花糖,并告知如果他们能够等一段时间不吃,就可以得到第二个棉花糖。
结果显示,那些能够等待的孩子,在成年后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成绩、更高的自律性和更强的抗压能力。
无可否认的是,延迟满足很重要,但其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适用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
以下这几点,希望广大父母亲能重视,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别不信。
01
3岁以前延迟满足的核心:内在安全感
心理学专家 李玫瑾曾提到,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幼年时期的心理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成长阶段总是感受到被忽视、被否定或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他们可能会变得急躁、缺乏安全感。
这就像是你一直在等一辆永远不会来的车,长时间的等待只会让人失去耐心,甚至开始怀疑这个等待是否有意义。
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及时满足”并不是说父母要随时随地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要求,而是要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回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婴幼儿的基本需求(如饥饿、困倦、疼痛、情感安慰等)得到及时的回应时,他们会发展出对世界的信任感,并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这为他们未来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举个例子:
当一个2岁的孩子因为害怕而哭泣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给予安抚和拥抱,孩子的情绪会很快得到平复,并逐渐形成一种认知——父母是可以依赖的,情绪是可以被合理管理的。
反之,如果孩子的需求被长期忽视或延迟满足,他们可能会发展出不安全依恋,甚至对外界产生焦虑和不信任。
02
3岁之后的过渡:延迟满足的最佳时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3岁以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开始逐步发展。
这时,逐步引入延迟满足的训练是适宜的。
为什么是3岁呢?
这是因为3岁之后,孩子逐渐能够理解因果关系,知道等待一段时间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中提到,孩子在3岁之后,逐渐从“情感依赖”向“情感独立”过渡。
这意味着他们开始具备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锻炼延迟满足的能力。
比如,当孩子想要一个新玩具时,父母可以告诉他:“等你帮妈妈收拾完玩具,或者等到周末,我们再去商场看看。”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学会了等待,还懂得了付出和回报的关系。
这种等待背后的逻辑,是帮助孩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感。
正如,李玫瑾所说的那样: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长远的未来,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准时机才会事半功倍。”
爱孩子就得学会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特别在孩子三到六岁时,一定要通过有意的延迟满足对孩子进行的性格培养。
03
延迟满足的智慧:什么时候应该“等”?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作为家长,该如何判断何时及时满足,何时刻意延迟满足?
这里有几个简单的依据可以帮助你做出决定。
第一,需求的性质。
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饥饿、困倦、身体不适等),那么毫无疑问,应该及时满足。
而如果是非紧急的欲望(如想要额外的零食或玩具),则可以考虑延迟满足。
例如,孩子在晚餐前要求吃饼干,父母可以解释:
“现在是晚餐时间,吃饼干会影响吃饭,如果你等到晚饭后再吃,会更好。”
这种方式既帮助孩子理解等待的好处,又避免了即时满足的潜在负面影响。
第二,孩子的情绪状态。
当孩子情绪稳定时,更容易接受延迟满足。
而如果孩子已经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父母则应该先处理他们的情绪,再考虑是否实施延迟满足的训练。
例如,一个已经很累的孩子要求立刻睡觉,父母应及时回应,而不是要求他等待一段时间。
不要为了刻意延迟满足,而忽视了孩子的情绪状态,不然得不偿失。
第三,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对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满足是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的关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具备理解时间和等待的能力,家长可以逐步增加延迟满足的频率和强度。
一般而言3-6岁正是锻炼延迟满足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调整策略。
第四,父母的角色:培养而非控制
延迟满足的训练不应该成为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手段,而是要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我控制和自律的能力。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权威的掌控者。
比如说,当孩子成功等待了一段时间,父母应给予适当的正向反馈,如“你做得很好,能够等这么久,真了不起!”
这样的鼓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让他们更愿意在未来面对类似的挑战。
当然,也可以设定明确的规则:通过设定简单、明确的规则,帮助孩子理解等待的价值。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奖励系统,让孩子明白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等待的回报将会更加丰厚。
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还能让他们体验到延迟满足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延迟满足锻炼时,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坚定温柔面对孩子的哭闹与不满。
同时,记得不要急于妥协,而是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平稳过渡等待的过程。
总的来说,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长跑比赛。
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忽视他们的需求,而是需要在爱与规则中,给予他们等待的智慧和生活的勇气。
如果你对育儿有困惑和疑虑,希望孩子能在爱与信任中茁壮成长,远离情绪困扰与不安,不妨读一读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
该书正是为父母们提供了一把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她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例,深入剖析了心理抚养对孩子人格发展和情感安全感的深远影响。
一位家长曾在读后动情评论道: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与孩子的关系,明白了及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个自信、内心强大的孩子。每一页都仿佛在告诉我,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愿李玫瑾的《心理抚养》照亮你和孩子的人生。